广州市环境保护 “十一五”规划(2)
时间:2020-08-24 03:3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在能源方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进节能工作,降低了单位能耗水平。广东LNG试点工程总体项目一期工程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并开始建设了LNG入穗管道工程,将于2006年6月投产供气。 在水资源方面,制定了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和城市节约用水条例,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节水型企业活动,提高全民节水意识。通过节水措施,工业用水重复率从2000年的26.50%提高到2005年的34.25%,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从2000年的302.73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的111立方米。强化对水源的保护与污染整治,新开辟了顺德水道西海、东江北干流刘屋洲两个水质优良的水源地,改造内街供水管网,城市供水安全得到改善。 (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显著提升了城市形象 完成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素质的“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行动,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清除,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和环境管理水平,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形象显著提升。 加强了工业废水治理,2005年,全市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6.13%,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总量分别比2000年减少了16.06%、65.46%。大中型禽畜养殖场废水已基本得到治理,建成了一批畜产污水处理、沼气利用示范工程。 实施《广州市2003年-2010年珠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到2005年底,建成了西朗、沥�颉⒋筇股场⒘缘滤拇笪鬯�处理系统,番禺、花都、从化等区市也相应建成了番禺前锋净水厂、花都新华污水处理厂、从化污水处理厂等。200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1.34%。积极推进河涌截污整治和生态景观恢复工程,29条重点河涌进行了整治修复。珠江的城区堤岸得到全面整治,流溪河完成了堤岸整治68.3公里。 积极推进工业脱硫工作,到2005年底,56家企业的103台炉安装了脱硫设施或采取脱硫措施,形成了年削减6.8万吨的脱硫能力;加强了锅炉烟气除尘与工业粉尘的防治;完成了城区饮食服务业、机关单位的“油改气”工程;强化了对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2005年全市SO2、烟尘、工业粉尘的排放总量比2000年分别减少了20.6%、60.3%、95.8%。 加大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力度。在城区逐步淘汰摩托车,加强在用车排气污染的年检和上路抽检,强化了在用车监督管理,鼓励市民参与监督举报,全面加强机动车污染查处力度。加快清洁能源推进步伐,截至2005年底,5811辆公交车和9770辆出租车使用清洁能源,并发展了一批新型无轨电车,减少了公交车尾气污染。2005年机动车尾气达标率达到81.58%。 在继续强化工业噪声防治的同时,加大了交通噪声的治理力度,通过路面降噪改造、安装隔声屏障、市区禁鸣喇叭等措施,降低了噪声及对市民的影响。强化夜间施工管理和执法检查,依法严格查处夜间违章施工行为。 完善了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全市垃圾分类收集率达50%,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率达到20%。城乡结合部和四大出口的垃圾统收统运、日清日运已全部实现。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投入使用,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点火试运行,完成大田山、李坑垃圾填埋场封场复绿。 2005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8.94%,基本实现了对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管理,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广州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已进入报批阶段。对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实施了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实现了无害化处置。严格实施《广州市余泥渣土管理条例》,实现对余泥渣土的规范化管理。 (六)生态建设积极推进,改善了生态环境安全 我市已批准建立各级各类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49个,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0%。“青山绿地”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第一批关闭338个采石场和149个采泥场的整治复绿工作。制定了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老城区“拆危复绿”改造,加强道路绿化,推进建成区绿化建设,全市公园总数达到191个。到200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32平方米。 农村生态保护得到重视,建设了一批生态示范村。土壤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问题得到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成立了承担农业环境保护、地力监测与保护、农药化肥使用管理等的专门机构。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监测、认证等工作。 (七)环境法制与管理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提高了环境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