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潍柴动力,何以奔腾不息?(4)

  竞标前一天,谭旭光刻意分派两队人马各携一份盖有公章的标书,一队从青岛起飞,一队从济南起飞,同一天飞往长沙。“哪怕航班延误、取消,甚至飞机从天上掉下来,也必须保证第二天的投标。”

  竞标开始,主要竞争对手出8.2亿元,潍柴一把拍上了10个多亿。人们惊呼:天价!

  “现在看,太值了!”徐宏说,湘火炬给潍柴带来了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价值。更关键的是,潍柴由此构建起“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的动力总成系统,形成了全球重卡市场唯一一条“黄金产业链”,凭此支撑中国自主品牌商用车占据国内99%的市场份额,成功阻击了外资巨头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

  与很多企业不同,从那时起,潍柴每隔两三年,都不惜重金聘请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对公司进行评价,检视自身不足,让高管团队有战略家的眼光。“国际上一流的咨询公司,都为潍柴服务过。”谭旭光说。

  2019年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谭旭光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奖项的关键词是: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用历史长镜头打量,才能清晰地理解谭旭光当年的“疯狂”与梦想。

  “我省工业基础好,诞生过小鸭、轻骑、华光等众多国有企业和知名品牌,但为什么渐渐衰落?因为这些企业缺乏危机感和开拓精神,守成思想严重,认为做好原来单一的产品、守着山东市场就足够了。”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福一说。

  在国内市场上执牛耳,潍柴仍不满足。道理也简单:如果不主动与世界科技接轨,在全球开放中寻求合作提升的机会,迟早要被全球市场浪潮拍死在岸上。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重创了欧美经济。这对于积累大量资金的潍柴来说,是抄底并购的契机。

  此时,一家具有百年多历史的船用发动机设计和制造企业——法国博杜安公司,进入了潍柴视野。经济危机中,博杜安订单暴跌、连年亏损。

  潍柴动力副总裁任冰冰说,潍柴果断出手,用299万欧元买下博杜安,有了第一个海外工厂,以此开始“试水”国际化。

  跨国并购,要与国际资本大鳄博弈。

  一直以来,全球高端液压技术被德国博世、日本川崎和德国林德等少数企业垄断。中国企业生产的高端泵车、装载机、叉车、挖掘机等液压系统完全依赖进口。

  对德国凯傲集团和林德液压的重组,投资最大、难度最大。来自中国三线城市的潍柴,与全球顶级的两大投行狭路相逢,一家是被称为“金融海啸背后操纵者”的高盛集团,另一家则是“杠杆收购天王”KKR集团。

  两大投行买下林德液压叉车业务后,又收购了其他叉车厂,组建起德国凯傲集团,谋求上市、高价变现退出。但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凯傲集团负债率居高不下,两个财务投资者被深度套牢。

  2012年8月10日下午,意大利米兰王子酒店。双方拉锯战已持续了十多天,听完潍柴代表的一段辩论后,高盛欧洲区主席有些不耐烦了,冲着对面骂了一句:“Bullshit!”

  当翻译将这句话如实转告后,谭旭光噌地一下站起身来,把手里拿着的一摞文件猛地向桌上一砸。“啪”,文件先是摔到桌子,又连同水杯溅落了一地。

  “不谈了!”谭旭光说罢,转身就走……

  打归打,谈还是要谈。高盛和KKR出售林德液压,就是为了降低负债率,实现上市、退出。如能帮他们解决这一难题,重组就会柳暗花明。谭旭光思考了一夜,琢磨出一个“70%加25%加1”的方案:收购林德液压70%的股权,增资入股凯傲集团25%的股权,凯傲集团在亚太地区的业务,潍柴动力具有主导权。

  “这一方案不仅能使林德液压资产变现,还能以现金形式向凯傲集团注资,使后者重获上市的可能。这为KKR和高盛全身而退打开了一道方便之门,也为潍柴动力日后增持留出了空间。”潍柴动力资本运营部部长郝庆贵评价。

  智慧的博弈,双赢的结局。谈判成功!

  2012年,潍柴战略重组全球第二大叉车公司德国凯傲集团,并购凯傲旗下林德液压,打造了“潍柴发动机+林德液压”的液压动力总成,打破了我国高端液压件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曾是国际化“初学者”的潍柴,大步流星走出去,在开放合作中“长袖善舞”——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