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汽车濒临破产?经销商门前喊冤“还我血汗钱”(2)
时间:2020-05-14 13:0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其一,看好大乘G60S。“这个价位的G60S性价比非常高,尤其在西北地区,我很看好这款车的市场。”其二,张青认定大乘汽车作为汽车新品牌,厂家理应会更加重视渠道建设,在前期投入上也会更上心。所以张青认为,“可以一试。” 哪成想,梦想还未起飞,就已有了折戟的痕迹。 据张青说,2018年,大乘只有G70S一款车,供货也还正常。然而进入2019年后,大乘便再也没有过正常供货。 2019年1月,大乘发给经销商们的G70S全部是库存车,后来全年没有复产;本来是为G60S建的店,可G60S的供货也始终没有来,仅在2019年6月、9月分别提到了十几辆车。 张青越算越愤慨:“从2019年到现在,一年半时间,我的两家门店一共提了不到80辆车。正常来说,我们一个店的单月销量都在30~50辆,一年多少能卖到400辆,但现在我们两个店加起来都不过80辆车。” “没有车自然就没有销量。我们的店早就员工越来越少,都是空的,最后支撑不住先关门了。我两家店单单2019年的硬损失,包括门店租金、人力成本等等,就在240万上下。” 除了大乘单方面不供货造成的空店损失,让张青无奈的还有大乘承诺的建店补贴也迟迟没有兑现。“当时说的是两个店一共有440万元的建店补贴,会在建店后分三年返还,首次补贴是140万。结果给了40万就不给了。我后面的可以先不要,就想知道还差的100万首补什么时候能兑现。” 与到场的其他经销商相比,张青的遭遇还是相对较好的。 剩下的几家经销商,2019年至今的全年提车,很多都不足30辆。也就是说,偌大一个新入网的4S店,平均每月新车供货只有两辆。 “为了能多进辆车,每次大区经理过来,我们都是好吃好喝伺候着,吃拿卡要全都满足,礼也没少送,但就是不给车。” “不给车吧,钱还照样收。”按照经销商的说法,直到2019年11月,有几家经销商还付了不到300万元的现金,希望能拿到现车。然而大乘收了钱,却依然不给供车,“现在这些货款还全都在大乘手里”。 一面是建店和货款的投入,一面是运营和市场的亏损,经销商们苦不堪言。“为了撑住店,我们一次又一次相信了大乘的承诺,一身贷款,房产都变卖了,然而大乘一拖再拖。说过的时间从来不算数,5月拖到6月,6月拖到7月,结果直接等来了让我们关店退网的消息。” 目前,到场的几家经销商在建店、运营的投入已经累计超过3000万元,单2019年的损失也已超过1000万元。 但他们这次来到金坛,目的并非全额索赔。“都是投资,我们可以承受一定损失,没有让他们全赔的意思。我们只希望能拿回本属于我们的部分。”
所以经销商提出的诉求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其一,如若关店,退还经销商当时交付的合同保证金; 其二,支付当初承诺的建店补贴首补部分; 其三,退还已支付却没供车的货款; 其四,支付2019年的承诺返利。 “至于经营损失什么的,我们都不追究了。” 然而,即便如此,大乘汽车依然不予应允。 于是今年4月,已经有经销商去往金坛,“驻场”十余天,和大乘厂家开始了谈判。 当时大乘汽车的回复是,要想实现诉求,必须先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首先,当时双方有契约,建店不满五年退网,经销商要支付违约金,所以要先付清违约金; 其次,大乘提出过去几年(从众泰大迈算起)的所有奖励和返利自己都需缴税,所以经销商必须先退还自己过去几年奖励和返利的税点。 “这是绝对的霸王条款。”对于大乘提出的要求,所有经销商都觉得,“除了无理,还是无理”。 一方面,“关店是他们的建议,也是因为他们一直不供车,从2019年就停工停产,我们才沦落到现在,我们也想撑够五年啊,但这种情况我们怎么撑?” 另一方面,“所谓的税点纯属无理取闹,他们从来没有为奖励和返利付过税。从众泰大迈开始,大乘的提车奖销售奖等奖励和返利就没有用过现金的形式,他们都是把这些钱算到返利池里,我们可以用返利池里的金额提车。但这样提到的车是裸车,没有发票的,我们为了卖出去变现,本来就要自己交税自己开发票,大乘一分税不用出。也就是说,我们已经付过税了,哪有现在再给他们补税的道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