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谈家电和汽车成败启示:中国最不怕开放(8)
时间:2020-04-01 15: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中国家电行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居民家电保有量进入稳定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家电产量迅速增长。据中国家电业协会,2001年至2005年,中国家电出口额平均增长率为29.8%,比入世前5年提高10.4个百分点。1978年中国电冰箱、洗衣机和彩色电视机产量分别为2.8、0.04和0.38万台,2000年增长至1279、1443和3936万台,2018年增长至7993、7274和14476万台。各类家电走进千家万户,电冰箱、洗衣机和彩色电视机首先普及,2000年每百户居民电冰箱、洗衣机和彩电保有量分别为78.1、88.3和112.5,2018年提升至100.9、97.7和121.3,基本实现家家户户均有此三大家电。空调和家用电脑普及较晚,但近年来增长迅速,2000年每百户居民空调和家用电脑保有量分别为26.7和7.5,2018年上升至142.2和73.1。此外,各家电保有量总体进入稳定期,近三年增长放缓,主要以更新换代和升级型需求为主。 国产品牌脱颖而出,海尔连续10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首位。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2018年中国家电市场规模达8104亿元,主要家电产品出口金额达751.2亿美元,同比增速9.6%。全球市场方面,欧睿数据显示,海尔连续10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名,同时在冰箱、冷柜、酒柜、洗衣机4大家电品类榜单上排名第一。据群智咨询,2018年TCL、海信和创维全球平板电视出货量均居全球前五,中国厂商合计市场份额为36%,较2014年提高9个百分点,已超过韩国成为全球平板电视最主要出口国。国内市场方面,2018年空调、冰箱和洗衣机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分别为90.8%、76.8%和63.8%,较2017年分别提高0.9、4.1和3.4个百分点。其中,海尔在洗衣机、冰箱和空调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1.1%、32.5%和11.9%,美的在洗衣机、冰箱和空调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6.5%、13.0%和18.5%。 2.2.3 原因:开放的市场环境、政府对市场秩序监督和企业自主创新 中国家电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既有开放的市场环境,也有市场监管和质量监督,政府积极出台政策引导企业开发节能、高质量产品。 一是开放,包括对内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对外实现与国际接轨。改革初期积极引进海外品牌和生产线,1978年日本松下电器落地中国,此后东芝、日立、三洋、三星等品牌相继入驻,外资家电企业的进入让国内企业和资本看到了商机,国内生产商积极引进家电生产线。此时我国仍是计划经济体制,实施核定定点生产的进入门槛,但由于进口数量有限、价格高昂,外资品牌并未迅速抢占市场。90年代起国内市场化建设提速,定点生产制度被打破。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市场化浪潮的开端。1994年国家颁布实施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在税收、信贷、股票上市和债券发行等方面鼓励实现规模经济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同时,国家采取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打破市场分割与区域封锁,降低行政性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大批民营和地方企业乘势涌入,家电定点生产制度名存实亡。此后,格力、海尔等家电企业高速发展,直至今日成为市场龙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