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桌上的中国汽车巨头
时间:2020-01-10 09:4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2020年01月09日 星期四
左手品牌竞争 右手合资合作 谈判桌上的中国汽车巨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许亚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1月09日 T02 版)
1月8日下午,smart合资公司全球总部落户战略签约仪式在宁波举行。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后排中),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左二)等见证签约。资料图片
投入运营还不到1个月,浙江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新建的停机坪就将迎来一批来自德国斯图加特的特殊客人。 2020年1月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双方组建的smart合资公司正式成立。该合资公司全球总部设在宁波,将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负责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 近年来,各车企“合纵连横”的戏码频频上演。在德国大众总部沃尔夫斯堡、美国福特总部底特律,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汽”)总部吉林长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总部武汉和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总部重庆,往来的航班中不时出现一些脚步匆忙、行色匆匆的车企高管。 “这次大家都坐到谈判桌前,谈的不是怎么卖车,更不是怎么进行市场换技术,而是大家一起进行技术攻关。甚至还有中国企业帮助跨国车企做产品开发和全球规划。”有业内专家感慨说,舞台没变,台上的角色却变了,“10年前、20年前可完全不是这样。” 车轮上的全球化带来新动力 “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吉利控股具有雄厚实力。我们期待与吉利控股的持续合作,共同将smart最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推向全球市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未来smart将推出多款车型,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据了解,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人民币,吉利控股与梅赛德斯-奔驰各持股50%。值得注意的是,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工程研发则交由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在这家新合资公司总部所在地宁波,吉利汽车研究总院已经在此“安家”多年,试车场内引擎、电动机发出阵阵轰鸣,万亿级汽车产业链初具规模。 “能够主导smart工程研发,说明吉利全球体系能力获得了戴姆勒的高度认可。”有分析人士指出,近几年,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已在制造和部分研发领域走在全球前列。“中国制造已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中外合资、合作也因此迎来了更加平等互利的新环境。” 无独有偶,2019年11月7日,丰田汽车公司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宣布于2020年在中国正式成立新公司,开展纯电动车及该车辆所用平台和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等相关业务。此前,比亚迪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设立以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合资公司。此外,双方还将围绕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出行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 最值得一提的是,与改革开放之初“只卖车、不研发”的中外合资模式不同,比亚迪与丰田、吉利与奔驰的合资项目是跨国巨头同中国自主汽车企业开展“技术对等”的整车开发合作。这说明,中国不仅有诱人的市场规模,也有独特的创新土壤,而这将深刻影响全球汽车企业“合纵连横”的大棋局。 对于市场、产业链均高度国际化的汽车业来说,探索企业合作新模式的重要性,或许一点儿都不亚于技术创新。有分析认为,此次吉利控股与梅赛德斯-奔驰采用了“全产业链合作+服务全球用户”的合作新模式,有望充分整合双方在研发、制造、供应链等领域的全球优质资源,通过协同实现规模效应,建立全新的smart品牌运营体系。 “吉利控股与戴姆勒是全方位全球化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直言,吉利将把研发、制造、供应链等领域的优势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资公司,“促进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推动smart品牌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实现smart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商业成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