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吉利旗下品牌数比肩大众 多品牌发展引争议(2)

  在过往几年里,吉利的多品牌战略的确带来了其渴望的规模效果,这推升吉利的销量在过往几年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路特斯等高端豪华品牌,以及与戴姆勒合作等,无形中也给吉利带来了更高端的品牌形象。在吉利的众多收购案例中,其对于沃尔沃汽车的收购以及技术资源吸收最为典型,沃尔沃技术已经成为吉利和领克等品牌宣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当整体市场进入下滑通道,吉利的多品牌效应开始露出疲态,这主要表现为不同品牌之间出现“内耗”。目前,吉利、领克和沃尔沃三个品牌是吉利控股的核心品牌,这三个品牌之间品牌区隔较为明显,分别作为自主、合资、豪华品牌而存在,覆盖高中低市场。但在市场端,由于领克与沃尔沃共享CMA模块化平台架构,车型技术上有所雷同。如领克01与沃尔沃XC40混线生产,沃尔沃XC40官方售价起步在26.48万元,但实际上市场终端价格接近20万元,与领克01、05等车型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

  此外,领克与吉利汽车也存在竞争。2019年5月吉利上市的星越车型,同样是在CMA模块化架构上打造的车型,其高配车型售价接近20万元,主力车型售价也与领克02车型基本持平,是吉利品牌实现品牌向上的一个代表作。数据显示,2019年星越销量为2.3万辆,月均3000辆左右,这一销量在SUV市场并不显眼。

  吉利高端车型、领克与沃尔沃入门车型之间存在较多的价格重合地带,相互之间掣肘较多。吉利打造多个品牌的初衷是希望不同品牌之间产生“协同效应、降低开发成本,产生协同效应,实现1+1>2”的目的。领克品牌累计销量虽然突破30万辆,但尚未有任何一款爆款车型,尚难以与合资品牌平起平坐,还一定程度拉低了沃尔沃的品牌溢价,过度消耗了沃尔沃。

  在吉利品牌内部,车型之间的相互竞争也很惨烈。目前吉利最热门的车型是帝豪家族,博越、缤越等“越字辈”车型,以及缤瑞等“缤字辈”车型,但这些车型之间价格重复度很高,如缤瑞与帝豪GL价格几乎完全重合。另一方面,在吉利销售体系内,一直存在着A网和B网的区别,两个网络销售的车型互不相同,但由于产品本身的雷同,导致A网销售与B网销售之间存在恶意竞争和互相攻击的现象。

  这是因为吉利的产品数量比较多,据经济观察报记者此前统计,目前吉利品牌拥有21款在售车型(含新能源),这一数量为自主品牌之最,但产品相互之间的重叠现象在自主品牌中也颇为罕见。

  相比于燃油车,吉利在新能源方面的独立品牌布局多达4个,分别几何汽车、奔驰Smart、极星、枫叶汽车。其中,几何汽车脱胎于吉利新能源,枫叶汽车则与原浙江康迪汽车有关,其车型是基于吉利远景系列车型打造。除了这4个品牌,吉利、领克、沃尔沃各自都拥有新能源车型。

  吉利在2020年200万辆目标中提出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要达到90%,但是2019年吉利新能源销量仅为11.31万辆,距离占比90%的目标还很远。虽然从定位来看,吉利的新能源品牌都分布于不同的领域,但是仅仅11万辆的销量,将如何支撑四个品牌的发展?

  继续扩张OR适度收缩?

  当然,吉利的多品牌战略与六年前的格局不太相同。六年前吉利的帝豪、英伦、全球鹰三个品牌的格局,仅仅是根据价位和消费群体进行了分割,但在产品开发平台等技术方面区别并不大,因此车型同质化严重,不同的品牌难以形成各自的特色,导致销量连年下滑。这让吉利在2014年下决心回归一个吉利,以一个品牌的形象面对消费者。

  而这一轮吉利的多品牌路径,主要有三个方式:其一,通过海外资产收购的方式完成。从2017年开始,吉利收购了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等;其二,是进行合资。如领克汽车,是吉利与沃尔沃进行合资合作的结果,;其三,则从内部孵化。比如几何汽车是从吉利新能源中独立出来的品牌,比如枫叶汽车则是对康迪电动车的复活。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