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车市V型反转迹象初现?(3)

  崔东树表示,尽管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全球疫情蔓延势头仍未见好转,从生产资料供应、资本供给和消费需求等方面对全球供应链带来极大的冲击,进而对产业链全球化的制药、半导体、汽车制造等行业造成较大影响,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收入的恢复以及新经济秩序的建立。未来国内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汽车市场的销量损失难以在近两年内得到回补。

  记者观察:刺激政策力度有待加强

  汽车产销量的恢复反弹已经不单是汽车产业自身的问题,而是提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关系到不少以汽车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的城市经济发展大局。我们可以看到,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城市,纷纷出台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措施。不过,在笔者看来,很多政策都是临时性的,且力度也不够。

  比如,国家相关部委已经多次提出要积极推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空间。可是只有上海、深圳几个地方城市有所响应,适度增加了一部分新能源汽车购车指标。这只是一定程度上对限购政策的小修小改而已,算不上实质意义上的转变。一线限购大城市明明有着巨大的汽车消费需求,为何不能寻找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兼顾城市交通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又可以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改革的成本越来越高,但不能不改,像限购这种做法,完全属于应该改但因各种原因难以改革的范畴。随着汽车市场持续下行,已经到了破除一线大城市限购的时候了。因为限购政策已经成为了汽车消费的一大阻碍性政策。可以看到,地方政府对此也是有过深思熟虑的,即使北京也有改变现行的限购政策的想法,这反映在近期发生的一起所谓“乌龙事件”。

  先是商务部官网发出消息,汽车类消费是北京市商品消费中占比最大的商品品类,2019年,占社零额比重13.8%的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8.0%(全国同期增速为-0.8%),下拉全市社零额增速1.3个百分点。针对突发疫情对消费市场的冲击,北京市正研究制定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措施。一是尽快推出高排放老旧汽车淘汰更新政策,释放一部分老旧车存量指标,通过设置补贴奖励及购车时限,在年内转化为新购汽车消费贡献。二是针对本市无车且在轮候范围的新能源车需求家庭,上半年再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促进刚需家庭购车消费,预计在今年内可迅速转化为消费增量,将新增社零额200亿元左右。三是研究推出限定在郊区行驶的专用小客车号牌,不纳入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调控指标,有效满足郊区家庭购车出行需求的同时,有序引导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区域协同发展。

  消息一出,老百姓一致叫好并抱有高度期待,可是紧接着事情来了个大反转。北京商务局回应: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消费市场回暖,有人提出有关刺激汽车消费的想法(未经论证)。后在内部信息流转中,因工作不慎被放在网上,多家网站和媒体进行转载,引发社会关注。我们对此事给社会公众造成的误解表示深深的歉意。

  看似误操作,其实说明了政府有改变现状的想法,只是顾虑太多不敢轻易实施。笔者想说的是,想救市就别扭扭捏捏、瞻前顾后,非猛药不能除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释放汽车消费市场的刚需。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