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车市V型反转迹象初现?(2)

  该工作人员表示,随着部分用户新能源购车指标到期时间的临近,未来的销量可能会有所上涨。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数量众多,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大,分散了需求。北京市场的总需求量相对有限,过多的品牌让整个市场处于一个“狼多肉少”的局面。同时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购车意愿也受到一定的抑制,导致北京地区的新能源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堪忧。

  一家广汽新能源汽车门店的市场主管表示,该店目前月销量为几十辆,仅有去年同期销量的三分之一。问其未来市场预测,他表示非常不乐观:“一是北京地区不增加指标,销量有明显的上限;二是老百姓收入受影响,购车意愿下降,后续的市场前景难言乐观。”

  经销商库存压力未减

  《中国汽车报》记者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不少4S店都停放着大量库存车。“厂家给我们下调了每个月的任务指标,基本的量我们还是要尽量完成的,疫情影响下,库存会多一些。”一位4S店市场部负责人表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4月国内防疫取得阶段性进展,车市回暖明显。再加上促销政策密集出台、多款新车集中上市、市场活动增多,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汽车市场逐渐摆脱疫情带来的影响,销量好转。但是,部分消费者购车延迟和资金能力还没有得到完全恢复,5月汽车消费需求不足的压力依然存在,经销商库存压力虽比上月略有缓解,但仍高于警戒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查显示,4月汽车销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2、3月消费需求的释放对4月销量提升的贡献较大,但疫情期间压抑的需求已基本得到释放,对后期消费拉动衰减,5、6月汽车市场仍将面临较大压力。

  未来车市走向何方

  数据显示,4月我国乘用车销售达到153.6万辆,环比增长45.6%,同比下降2.6%,降幅比3月减缓45.8%。前四个月,乘用车共销售443.3万辆,同比下降35.3%,降幅比1~3月收窄超过10%,呈现V型回升的良好态势。

  4月车市回暖固然是好事,但业界更为关注的是这种回暖能否持续。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4月车市止跌回升已经基本确定了中国车市的V型反转态势。但车市V型反转的消费基础仍不牢固。原因在于:疫情下的第三产业恢复速度仍较缓慢,从企业生存压力缓解到消费者收入回升的传导较缓慢。随着信贷投放的大幅增量,楼市的涨价预期对消费的干扰仍需关注,谨防“存钱-买房-紧消费”的恶性循环对车市的不利影响。加之去年6月的国五车型清库带来的高基数压力,未来个别月份的零售仍有负增长的风险。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受疫情影响,国内外经济面临巨大压力,直接冲击汽车市场。基于综合的深度分析,居民收入、消费信心等影响汽车需求的基本因素不仅使短期市场遭受销量损失,也将对长期市场造成更持久的影响。崔东树预测,国内乘用车中长期下调,2020年市场将下滑12%。

  崔东树认为,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地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但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行业恢复缓慢,同时全球疫情扩散导致外需下降,将对中国批零行业、制造业、交通运输行业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国内经济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恢复。调研显示,约50%的消费者预期收入降低,其中近三成的消费者预期收入降幅超过20%,而从经济恢复增长,到企业利润传导至收入层面,再到消费信心和预期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并且疫情过后消费习惯发生改变,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释放趋于谨慎。因此,作为影响汽车需求的关键因素,收入的下滑导致当前和未来的市场预期下降。此外,一季度二手车与新车销量比例从去年同期的1∶2上升到1∶1,表明消费者购车需求转向二手车市场,影响新车需求的释放。

  疫情发生以来,已有超过30个省市颁布了各地的汽车行业促进政策,主要包括消费者购车补贴、限购放宽、以旧换新等方式。从近期市场销量表现来看,促进消费政策发挥了一定的拉动作用,然而大部分地方政策在年中结束,近期的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下半年销量。此外,国家层面当前缺乏强刺激的产业政策,未从根本上改善居民收入,提振消费的作用较为有限。长期来看,政府只有从税收、金融制度上给予支持,才能持久推动汽车消费增长。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