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发展机遇期 人才紧缺成最大短板(2)
时间:2020-05-08 12:4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解决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短缺问题,可以分阶段实施对应的培养计划。”纪威称。 第一,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智能网联汽车“高级研修班”或“短期培训班”,有针对性地为相关企业速成急需人才,以解企业燃眉之急。 第二,企业可以选拔一批年轻有为、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技术人员,送到国内外相关高校进行定向培养和深造,可以是在职(或脱产)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参加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为企业培养高级科技人才。 第三,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要尽快出台和确立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措施和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相关教材的编辑出版等方面加快建设进度,以适应社会对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的需求。 去年9月,长安汽车与重庆大学就启动了智能网联人才联合培养计划,通过定制化、模块化课程设计和丰富培养手段,打造符合行业和产业标准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和促进人才向智能网联人才转型。“无论是智能网联还是自动驾驶板块,都涉及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的识别、大数据、软件、动力工程、动力学等学科,交叉比较多,而企业做好智能网联需要交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目前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合作的主要方向。”长安汽车车联网技术开发所所长、智能汽车云项目总监蔡春茂在接受《中国汽车报》时指出。 ■打破框架壁垒促进人才流动 爱驰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丁华杰在接受《中国汽车报》时表示:“我国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有着自己战略性的考量,包括此前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战略,都意味着我国对于智能网联人才的需求量会快速增加,人才缺口也会增大。但这个行业是个新兴跨学科的领域,目前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研究上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此,丁华杰还提出了自己的两点建议: 一是人才是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核心支撑,务必需要各方重视,包括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所等,要打破门门框框,重点进行交叉学科的知识培养。这是一个复合型的战略任务,比如学科之间、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复合,因此一定要避免各个专业间的割裂,以及高校和企业间的割裂,避免事倍功半。 二是目前来看,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源于企业,比如自动驾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甚至一些优秀的原创技术理论也来源于企业,比如摄像头感知人工智能YOLO系列原创算法就来自企业。而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人才评定差异可能会影响人才的流动和培养。呼吁更多的高校打破人才认定的传统制度,将一定比例的教授选任多元化,这对于中国的企业人才教育、学科发展都是长期的良策。” “我国智能网联领域的人才正在快速发展,无论是高校端,还是企业端,都在积极开展合作,与业内的企业、研究机构深度合作,共同进行项目研发,力求在具体的项目研发实践中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朱明荣指出,一年来,全国180多所高校开始增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相关专业,积极探索并加大该领域人才的培养。目前看来,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合作还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