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MEB来袭 这是大众的翻身之战(2)
时间:2020-05-05 14:5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MEB平台是大众集团走向电动化的核心平台,它的优劣决定着大众在下一阶段战略的成败。当然,作为全新打造的纯电动平台,它相比于我们目前熟知的MQB平台还是有不少优势的。 空间方面,该平台采用平板式电池模组布置,使得车辆拥有更长的轴距和更短的前后悬,带来更宽敞的内部空间,相比于MQB平台直接提升了一个级别。性能方面,电动车先天性的加速优势不用多说,MEB平台车型0-100km/h加速最快可在6秒之内。此外,电池包嵌入车底中央,可实现接近50:50的重量分配,提升车辆的动态表现。 安全方面,MEB平台的电池模组采用优化后的安全设计,配备有防冲撞的铝合金外壳,提升了安全性。网联方面,依托于全新的电子架构,该平台车型可兼容实时更新的软件和硬件,同时也兼容了更新的车载辅助系统、信息娱乐系统以及控制和显示系统等。 以上均是技术方面的优势,MEB平台对于大众集团在成本方面的优势同样重要。大众汽车CEO赫伯特·迪斯近日就提到,“相比e-Golf,大众ID.3(参数|询价)的生产制造成本降低了约40%,节约的部分主要来自于电池和电力系统;而将整座工厂专门投入到电动车型的生产,其成本也将比燃油车/电动车混线生产要显著降低,低大约5%-10%。” MEB平台的规模效应的确会让其他品牌羡慕不已。就拿纯电动紧凑型SUV这个级别来说,大众这边有ID.4,斯柯达有VISION iV量产版,奥迪有Q4 e-tron。同一平台、同一级别,奥迪、大众、斯柯达转眼就能带来高低搭配的多款产品,简直没有人性。规模效应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更短的生产时间、更低的原材料成本和分销成本,让大众在成本上压缩到最低。 ●大众通过ID.系列概念车,展示了MEB平台的巨大能量 其实从2016年的“2025战略”发布开始,大众就开始以每年1-2款的速度发布了多款ID.系列概念车。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会发现每款ID.概念车都代表了一类车型。没错,大众通过ID.系列概念车展示了MEB平台强大的扩展能力,它将成为大众集团旗下多个亲民品牌绝大部分电动车型的基础平台。 2016年首先发布的ID. Concept就是即将上市的ID.3的原型。它是大众MEB平台上的首款概念车,它的量产版也是MEB平台上的首款量产车,它展示的是MEB平台上的掀背车方案。 2017年发布的ID. BUZZ是在向经典的T系列车型致敬,但这样的外观设计仅仅是一个烟雾弹,它所代表的的是MEB平台在厢式车型(VAN/MPV)方面的扩展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