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MEB来袭 这是大众的翻身之战
时间:2020-05-05 14:5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2015年的“排放门”对于大众来说是一次伤筋动骨的打击,大众不仅仅为此付出了近240亿欧元的损失,高层的全面洗牌、巨大的财务负担和技术性的课题都让这艘工业巨轮不得不调整前进的方向和节奏。找回信誉、挽回损失、重振竞争力,大众需要在未来十年内塑造新的战略基石。 2016年,大众集团发布了“TOGETHER–Strategy 2025”(中文直译为携手共进-2025)战略,明确提出了在2025年之前要推出30款电动车,同时提到的零部件业务调整、加大技术投资等举措也都涉及到了电动化的内容。毫无疑问,电动化是大众这十年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大众重振旗鼓的核心力量。 虽然大众在中国已经推出过电动化产品,但我认为2019年才是大众在中国电动化发展的真正起点。这一年大众MEB平台在中国正式落地,ID.系列甚至是该系列的中国特供版都悉数亮相,可见中国市场在2025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已经相对成熟。随着大众电动车项目的导入,我们看到众多海外车企在近年内都会在中国电动车市场发力,这其中不乏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下半场,即将拉开帷幕。对于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新势力以及力求转型的传统中国车企而言,狼真的来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聊一聊大众的电动车战略是如何一步步落地的,众多海外车企在国内市场有什么样的规划,以及这一切对于中国新能源市场将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大众的电动化之路 ●战略一年一调整:大众是电动车规划最多的企业 在2016年发布的“2025战略”中,有这么几项数据:在2025年之前推出30款电动车,到2025年其电动车的销量达到200-300万辆之间,占总销量的20%-25%。在“排放门”事件的刺激下,2016年发布的“2025战略”对于大众来说是不仅仅是加速电动车发展的明确信号,也是刺激品牌信心的重要举措。 仅仅在1年之后的9月,大众集团正式发布了“Roadmap E”战略,这次的战略在细节上更加明确,目标也更加的宏大,这才是大众做好充分评估和准备后拿出来的战略方案。该战略中提到,到2025年,大众集团旗下各品牌将推出共计80款全新的电动车型,包括50款纯电动车型以及30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此外,最迟到2030年,其在全球范围内的300余款车型均将推出至少一款电动版本。销量方面,到2025年,大众电动车的年产销量将达到300万辆。也正是从“Roadmap E”战略之后,大众集团开启了MEB平台量产车项目的招标程序。 在2018年和2019年,大众继续以每年一次的频率对电动车规划进行调整。在2018年发布的5年规划中,提到在2023年之前投资440亿欧元用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在2019年对媒体公开的规划中,则表示2023年前的投资中,会有300亿欧元专用于电动化,2028年前推出的纯电动车型要达到70款,届时电动车的累计产量要达到2200万辆,到2030年,欧洲与中国生产的大众汽车中电动车占比要超过40%。 而就在几天前,大众官方再次宣布,在2020年至2024年间将在混合动力、电动出行以及数字化领域投资600亿欧元(约4646亿人民币)。其中,纯电动领域的投资就高达330亿欧元(约2555亿人民币)。按照计划,到2029年大众将推出75款纯电动车型以及60款混合动力车型。而到2029年,纯电动汽车的累计销量将达到26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的累计销量将达到600万辆。 经过多次的更新和调整,大众带来的是全球车企中最宏伟的电动车规划,我们也看到中国市场在大众未来的规划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MEB平台到底有什么优点:空间、性能、安全、网联,当然还有省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