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汽车4S店:政策支持效果显著 刚性需求有效释放
时间:2020-04-29 06: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如果不是进行了实地探访,很难想象,同处于北京城的汽车4S店会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境遇。一边是戴着厚厚的口罩,顶着七级大风也要购车的场景;另一边则是冷冷清清,一整天也捕捉不到一位进店客户的身影。 作为产业链上至关重要的一环,汽车经销商就像“晴雨表”,往往最能感知到市场的冷暖变化。近期,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无不把汽车市场作为促消费、稳经济的主阵地。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加持下,汽车市场有所回暖吗?汽车“报复性”消费究竟何时来?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为何同处于“疫后”恢复的汽车经销商会有着完全相反的际遇?对于汽车经销商而言,最核心的困境在哪?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走进了多家位于北京的汽车4S店,希望通过实地探访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谁在看车?谁在买车? “为促进汽车消费,会议确定,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 3月31日晚间,家住北京大兴区的李宇(化名)正在和一家老小吃晚餐,电视里新闻联播上播报的这条新闻,引起了他的强烈关注。今年2月刚刚排到新能源牌照的他,正打算近期入手一辆新能源汽车。 他告诉记者,原本家中已有一辆在用的燃油车,但考虑到夫妻二人要照顾四位老人,前年又刚要了二胎,还是很需要添置一辆新车作为补充。 “牌照下来后,我一直在看车,但还没有急着把买车这事情落实。”李宇告诉记者,之所以不急着,有两重原因。一方面,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技术迭代很快,产品更新也十分迅速。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上市的新能源车并不多,他很想等到三四季度年内新车型基本更新后再做精心选择。另一方面,疫情导致汽车销量在一季度断崖式下跌,势必会给厂家带来很大压力,不少车企也在进行官方降价以抢占更多的市场。 在李宇看来,此时是“货比三家”的好时机,尤其是新能源购置税和补贴的延期,更是给厂家和消费者都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过,李宇也特别强调了,如果不是有刚性需求且恰好排到了牌照,他不会选择在这个阶段购车。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调查采访中,“刚性需求”这个词频现于各个汽车4S店销售经理的口中。广汽本田汽车日银特约销售服务店的销售经理王丛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受限牌政策的影响,北京的消费者至少是已有车牌或者刚摇到号才能购车,因此近期来店内看车或者是已成交订单的消费者,多是有刚性需求的群体。 “疫情好转后,明显能感觉到来店内看车的客户变多了,4月份客户的到店量较3月增长了30%,销量上也恢复到了平日的50%左右。”王丛告诉记者,从他所在门店的情况来看,能明显感受到汽车消费的复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汽车类销售收入2609亿元,同比下降18.1%,降幅相比前两个月有所收窄。 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月度产销数据显示,3月,汽车销售143万辆,环比增长3.6倍,同比下降43.3%,降幅较2月收窄35.8个百分点。 两项数据均在表明,当前的汽车市场确实正在逐步企稳。此前,行业内盛传了一种说法,认为疫情结束后,前期被抑制的汽车消费会有所释放,甚至会迎来“报复性”消费。但从记者实际探店收集到的信息来看,选择在此阶段购车的消费者,多数是出于刚性需求。 “以4月上半月为例,店内成交的订单约有五成都是置换的,这其中大多数消费者原有的车辆已驾驶了6~10年。”王丛告诉记者,已经确定要换购的群体,在购车时基本会进行一定的升级,但对于那些首购群体或者说还在犹豫的消费者,则会倾向于“捂好钱袋”。 “预算缩减的现象挺多的。”上汽大众4S店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在业务员跟进销售线索时,能明显感觉到部分消费者的预算在缩减,“举个例子,此前已打算购买途昂的消费者,近期我们在进行沟通的时候,会发现他的意向车型已更换为了途观”。 业内专家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称,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很深,而这类产业的从业者往往是汽车消费的主力军,目前部分消费者的收入有所缩减,汽车又是大宗消费,自然会进行多重衡量,短期内判断汽车市场的确呈现复苏状态,但很难出现“报复性”消费。 不同品牌境遇 冰火两重天 刚下完直播,转身又开始接待到店客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