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中国最不怕开放:家电和汽车成败启示(8)

  20世纪90年代,家电企业纷纷加入“价格战”,竞争白热化,行业掀起兼并重组浪潮。这一时期的家电行业竞争有三个特点。一是中外合资、技术引进。1994年外国公司与国内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并建立产品基地,截至年底共有20多家企业达成合资,如小天鹅与德国博世-西门子家电集团合资建立博西威家电,雪花电器集团与美国惠而浦(行情600983,诊股)合资成立惠而浦雪花电器等。同时,洗衣机行业中小天鹅、海尔、美菱和兰菊等通过引进技术开始生产滚筒洗衣机,打破了原有济南洗衣机厂独家的局面。二是价格大战。在新技术新产品支持下,各大公司具备了降价抢夺市场份额的基础,1996年3月长虹集团向全国发布大规模降价宣言,降低彩电价格8%-18%,此后康佳跟进降价,打响了旷日持久的价格战。三是广泛兼并重组,强者更强。1993年电子工业部提出实施“大公司战略”,加快彩电等家电行业企业向大型集团迈进。1996年7月TCL集团兼并收购成立了TCL王牌电子、TCL电器等公司;康佳集团与黑龙江牡丹江电视机厂、陕西西安如意电视机厂等公司成立了康佳电子实业;广东惠州TCL集团与河南美乐集团实施。

  3.创新阶段(2001年-今):中外竞争、走向国际

  21世纪初期,家电行业进入中外竞争、渠道大战阶段,数字化和互联网等新技术迅速普及。中国家电行业经历90年代洗牌后出现一批颇具实力的龙头企业,但中国加入WTO、数字和互联网技术再次让行业龙头面临挑战。一是外资品牌加速进入中国,加大对华投资力度,中外品牌竞争激烈。2001年,松下、日立和东芝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LG、三星、AO史密斯等跨国家电企业宣布加大投资力度,并开始大幅降价以抢占市场份额。同时,汤姆逊、飞利浦、东芝等知名外企在中国DVD行业掀起专利大战,要求国内企业支付专利技术费用,促使国内企业对于自主技术研发的大力投入。二是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促使行业龙头纷纷加速转型。互联网、数字电视、蓝牙技术、家庭数码、宽带和数码相机等新兴产品的涌现让家电龙头争夺商机,同时以国美、苏宁、三联为龙头的渠道商们加速抢占地盘。三是内外部环境变数增多,家电行业加速洗牌。2003年钢材价格大涨,家电成本上升,5月1日起国家实施CCC认证,对家电生产提出更高要求。同年5月美国向中国发起彩色电视机反倾销诉讼,2004年5月美国裁定中国彩电在美倾销成立,对中国彩电征收反倾销税,长虹和TCL反倾销税率分别为26.4%和21.3%。

  2.2.2成果: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国产品牌走向世界

  中国家电行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居民家电保有量进入稳定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家电产量迅速增长。据中国家电业协会,2001年至2005年,中国家电出口额平均增长率为29.8%,比入世前5年提高10.4个百分点。1978年中国电冰箱、洗衣机和彩色电视机产量分别为2.8、0.04和0.38万台,2000年增长至1279、1443和3936万台,2018年增长至7993、7274和14476万台。各类家电走进千家万户,电冰箱、洗衣机和彩色电视机首先普及,2000年每百户居民电冰箱、洗衣机和彩电保有量分别为78.1、88.3和112.5,2018年提升至100.9、97.7和121.3,基本实现家家户户均有此三大家电。空调和家用电脑普及较晚,但近年来增长迅速,2000年每百户居民空调和家用电脑保有量分别为26.7和7.5,2018年上升至142.2和73.1。此外,各家电保有量总体进入稳定期,近三年增长放缓,主要以更新换代和升级型需求为主。

中国最不怕开放: 家电和汽车成败启示

中国最不怕开放: 家电和汽车成败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