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不怕开放:家电和汽车成败启示(4)
时间:2020-03-31 04:0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第二,限制类行业主要集中在基础能源和自然垄断行业。其中,电力业限制外资股比,国有企业垄断,资源错配。当前,核电站的建设、经营由中方控股,国有企业占据垄断地位。金融业设置外资股权比例,国有企业占主导,预计最晚于2020年4月全面开放。由于境内外市场规则制度差异、配套法律法规不到位、汇率制度等因素制约,金融业对外开放改革存在反复、缓慢等特点,目前,证券、期货和寿险外资股比不超过51%。国务院提出于2020年取消证券、期货和寿险公司的股比限制,实行全面开放。电信业限制外资股比,国有企业占主导。当前基础电信业务必须由中方控股,由于电信产业的基础性和自然垄断特性,电信对外开放进程较为缓慢,国内电信企业通过行政干预获得垄断地位,导致行业存在技术升级慢、收费高、服务差等问题。医疗业部分药品实施零关税,鼓励外资投资医药制造,但医疗机构外商投资受限。外资在中国医疗机构投资仅限于与合资、合作,目前,中国医疗资源和政策均向公立医院倾斜,2018年中国公立、民营医院诊疗人次分别为30.5和5.3亿人次。 第三,禁止类行业主要涉及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互联网信息业禁止外资投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出版服务、网络视听节目服务、互联网文化经营(音乐除外)、互联网公众发布信息服务。行业由民营企业垄断,2019年仅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市值占比达57.2%,但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由于互联网信息业涉及意识形态,具有社会导向性,此类行业对外开放需持谨慎态度。新闻广播业禁止外资投资新闻机构,图书、报纸、期刊的编辑、出版业务,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制作业等业务,此外,外资对广播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业务限于合作。行业主要由国企垄断。由于新闻广播类行业涉及国家安全及公共服务领域,此类行业对外开放需持谨慎态度,应在合理监管力度下,优先对内开放,形成市场竞争。军工行业禁止外资参与放射性矿产冶炼、加工,核燃料生产等领域的投资。相关产业均有国企控制垄断。由于军工行业涉及国家安全与公共服务,此类行业对外开放需持谨慎态度,应在保护国家安全和严格监管的条件下,引入先进技术,提升国防水平。 2开放促进竞争:汽车业高度保护,自主品牌竞争力弱;家电业高度开放,全球竞争力强大 2.1汽车行业:政策保护、垄断经营、高关税、投资限制导致研发动力不足全球竞争力弱 2.1.1发展:从货车到乘用车,从管制经济到缓慢开放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承载着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战略任务和市场化要求。总体来看,汽车行业开放迟缓,政府干预仍然较强,主要体现在关税、外商投资准入、产业目录等多个环节。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历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1)起步阶段(1953-1977年):从无到有、计划生产;2)合资阶段(1978-1999年):引进技术、行政干预;3)发展阶段(2000-2010年):需求释放、小幅放开;4)创新阶段(2011年至今):渐行渐近的全面开放。 1、1953-1977年,起步阶段:从无到有、计划生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