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严酷竞争(3)
时间:2019-11-18 20:5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我国新能源车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新势力不断进入、行业高度集中的局势。整体产品性能在提升,成本在不断降低。2018年,续航里程、品质做工、用户满意度都在提升,消费者选购新能源车的意愿也在提升;虽然价格没有明显降低,但是续航里程、智能化的功能和配置在提升。 3行业竞争格局 对于目前新能源车的行业发展,笔者比较认同一种说法,那就是历史悠久和经验厚重的传统汽车厂商在新势力造车们的试错完成后,踩着它们的“尸体”冲锋的时候,新能源车的时代才真正来临。毫无疑问,新能源车企下半场是“得消费者得天下”,随着补贴取消,在研发、量产、交付等资格赛之后,新能源车企们以用户满意度为核心的淘汰赛开始打响。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按照背景可分为三大阵营,分别为传统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和外资品牌,同时,国产车中还有从其他行业转来造车的企业。目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仍是传统车企自主品牌在主导,有的车企在积极推动转型升级,有的则在产业链内加速上下游布局。 从销量看,自主品牌整体增幅较大,一二线阵营以5万台销量为界已基本拉开。全国新能源车产量前十家车企的产量达到80万辆,占比达60%以上,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北汽新能源等位列前排,在一二线城市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三四五线城市,第二梯队车企以差异化竞争战术也达成了不错的销量,而一些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则渐渐失去了竞争力。 比亚迪作为在整车和电池上都具有优势的传统新能源车企,一直位于市场前列,但也正因如此,受政策影响也最大,其到10月份为止,今年累计销量为20多万辆,仅完成设定目标42万辆的一半不到。 北京地区的新能源龙头企业北汽新能源在2019年上半年实现了较好的产品转型,旗下A级车EU5上半年销量表现很好,使得北汽新能源已经基本从过去依靠A0级产品带销量的“比上不足”中走了出来,但转型期内其原有的市场份额被比亚迪等品牌蚕食了不少。如今随着北京出租车换电车补贴高达7万元的政策出现,北汽新能源的销量应该会再有提升。 吉利新能源中规中矩,但却实现了油电两头兼顾。吉利的势力主要辐射在东南沿海地区,虽然销量不如前几位,但却十分争气。在比亚迪、北汽纷纷放下燃油车份额,大力推动新能源车发展之时,吉利新能源却能在母公司大力发展燃油车,销量咬紧头部企业。 2019年最大的黑马是长城汽车旗下的欧拉,这款产品主打时尚年轻的女性群体,在细分市场定位上表现得十分出色,通过3万多辆的销量业绩给各大车企好好上了一课。 除了积极卖车,各家传统车企还在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布局。牢牢把握南方市场的比亚迪凭借市场地位赢得了戴姆勒和丰田抛来的合作橄榄枝,还投资了海西盐湖、西藏矿业以在原材料领域布局。其他车企也纷纷建立电池厂、成立出行公司,多点布局或者实现产品的自产自销,以应对补贴退坡的压力。 自主品牌的产品质量正在不断提高,国内竞争中各家企业已经基本分出了高下,但随着合资进口品牌即将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相比于仍在幼儿期的造车新势力,占有大量市场份额的自主品牌将会遇到更大的冲击与挑战。 而造车新势力的加入,也对传统车企的市场格局造成很大冲击。目前造车新势力仍处于量产初期,销量都不甚理想。但造车新势力们凭借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段,比如蔚来坚持“逼格”、威马注重“性价比”、小鹏以“无人驾驶”作为卖点,都成为激活终端车主购买欲望的载体。 相比于已经成长起来的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更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蔚来、小鹏和威马三家头部企业的销量虽说或有与自主品牌有一战之力,但目前在榜单上仍然排名较为靠后,而且发展过程跌宕起伏,与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经过7月的低谷之后,蔚来8-10月三个月有了显著提升,最近更是凭借10月新车单月销售2526台的年内新高,带来一波股价的攀升,这与ES6开启交付有关,新产品给处于颓势的蔚来汽车注入了一些新能量。之后是蔚来宣布与Intel旗下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结盟,双方将打造L4级别自动驾驶车型。 为了提升技术水平和核心能力,蔚来汽车一直广泛合作,此前曾与众多传统车企自主品牌如广汽、长安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乃至成立合资公司。但是,尽管10月销量有惊喜,蔚来目前的处境依然并不乐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