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的启示(4)
时间:2019-05-20 14: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成立于1943年的黎巴嫩共和国,是一个教派林立的国家。这里有基督徒有穆斯林,而基督徒和穆斯林内部又分为各种派别和势力。譬如,基督徒里面有马龙派、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亚美尼亚东正教等等,穆斯林则分什叶派、逊尼派、德鲁兹派,等等。不过,在黎巴嫩独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大家相安无事,和睦相处。主要原因,在于法国委任统治期间(1920-1941)留下的民主建制使各派得以利益均沾:基督教马龙派人士担任总统和军队总司令,伊斯兰教什叶派和逊尼派人士分别出任议长和总理,议员和部长席位则由大大小小的18个教派按人口比例分配。基督徒主宰军政大权的事实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也不是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人口大致持平,另一方面,基督徒长期得到西方宗主国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心理惯性。然而,一个始料未及的新情况让民主变成了一柄双刃剑:由于结构性的人口快速增长,穆斯林一方要求进行人口普查并且根据普查结果调整国家的权力架构——民主制就是一人一票!基督徒一方拒绝人口普查(黎巴嫩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是在国家独立前的1932年),其他一切更是免谈。于是,1975年4月15日发生在巴勒斯坦游击队和隶属基督教马龙派的长枪党之间的一场武装摩擦,终于引爆了黎巴嫩内战。黎巴嫩举国上下——从政府到军队到老百姓——陷入分裂并卷入战乱。 这是一场惨烈的宗教战争,堪称中东版的三十年战争。正如发生在神圣罗马帝国土地上的三十年战争交织宗教信仰(天主教和新教)和世俗现实利益的对立,域外势力又纷纷插手甚至直接出兵,黎巴嫩内战同样打得昏天黑地,外国势力纷纷进入战场,其中包括叙利亚、以色列、伊朗、巴勒斯坦游击队,等等。美国也一度联合法国、意大利组成多国维和部队开赴黎巴嫩。而且,这场战争不是简单的宗教对立,譬如,主要由穆斯林的阿拉维派组成的叙利亚政府军就曾公开支援过与穆斯林的逊尼派武装打仗的黎巴嫩基督徒。 黎巴嫩内战于1991年结束。尽管各方的矛盾依然尖锐,各方利益依然错综复杂,但国家还是得以快速重建,经济和民生逐渐恢复。对此,具有传奇色彩的亿万富翁总理拉克菲·哈里里功不可没。但是好景不长。哈里里总理在2005年遇刺;2011年,叙利亚爆发大规模内战。黎、叙两国原本一家(1943年黎巴嫩才从叙利亚独立出来,黎叙亲如欧洲的德奥),叙利亚内战爆发后,涌入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多达150万,占黎巴嫩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叙利亚难民还享受来去自由。 娜丁·拉巴基1974年出生在贝鲁特。这位黎巴嫩的70后在炮火中度过了少年时光。战争及其后果,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她的电影所展现的,是一个受到战争重创的黎巴嫩。在《何以为家》的片头,我们看见一群少年端着木质玩具冲锋枪在街头打闹,他们把模仿战争当成了娱乐。电影中千疮百孔的旧建筑、司空见惯的制毒售毒场景(战争把富饶的贝卡谷地变成了世界四大毒品原料种植地之一)、杂乱无章的简易棚屋、四处可见的难民营和难民救济站都在提醒战争的后果与存在。是战争让黎巴嫩变成了迦百农。 4 《何以为家》是一则针对生育问题的电影人权宣言。它站在人权的高度,呼吁人们优生优育,呼吁穷人计生少生。导演娜丁·拉巴基独辟蹊径,把镜头对准了盲目超生和生而不养的受害对象——穷孩子,用催人泪下的故事来演绎自己的观点,把盲目超生和生而不养的后果触目惊心地展现在观众眼前。电影的画面是真实的,情感是真实的。据说,她召集的演员都是群众演员,她的影片资料全都来自实地收集和访谈。因此,《何以为家》就像是一部纪录片。赞恩在片尾发表的电视讲话虽然明显带有成人腔,但依然产生了掷地有声、一呼百应的效果。 《何以为家》所传达的,无疑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几乎具有普世性质的生育观。但十分吊诡的是,看过《何以为家》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一观念的一维性、抽象性、相对性。因为生育问题与人口问题密切相关,而人口问题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个体、群体、人类——进行思考。 从个体考虑,优生优育是必然选择。人之为人,应该享有温饱、健康、亲情、尊严。这是现代人权观,是普遍价值。《何以为家》自然是宣传这一观念的。整个观念我们并不陌生——“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这一观念的积极响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