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六”之后 有人欢喜有人愁
时间:2019-07-11 22:4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国六”之后,一些综合实力雄厚,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的汽车产业单元,被时代赋予了“朝日吐清光”的未来;那些综合实力薄弱,经营能力低下的汽车产业单元只能面对“寂寞沙洲冷”的悲惨命运。 “国五”的最后一个下午,犹如末路狂奔。 购车人张华(化名)赶在4S店下班之前开出了购车发票。捡到“便宜货”的他,一阵欣喜。反观车商李伟(化名),意味深长的长出一口气:“终于卖完了。” 7月1日,全国18个地区正式实施“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国六),汽车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极端格局:顺利完成切换的主机厂与经销商喜迎“新政”的实施;无法及时“消化”大量库存的企业,依旧在“国五”的泥潭中苦苦挣扎,一时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国五区“波澜不惊”国六区“汹涌澎湃” 车商王杰(化名)是四川宜宾某自主品牌经销商。该地区尚未提前实施“国六”新政,门店中大部分在售车辆仍是“国五”标准,少数的几台“国六”车辆,作为展车(展厅中静态展示的车辆)供消费者鉴赏。 王杰表情轻松,提及“国六”政策的影响时,显得很是从容:“我们这里暂时没有执行‘国六’标准,因此销售工作还是以‘国五’车辆为主。前段时间,“国六”地区优惠幅度较大,我们的销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7月1日后,他们(‘国六’地区)优惠小了,我们的价格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所以这两天进店顾客和订车顾客都多了起来。” 一名在展厅内看车的准车主认为,“国六”车型比“国五”车型贵了20%左右,而且性能差别并不大。之所以考虑到新规实施之后入手,主要是因为想了解实车的差别。一些没能在“国六”实施前购车,且预算有限的消费者,也来到4S店咨询,其中一名消费者称:“我工作的城市是成都,那里已经不能办理‘国五’登记了。(成都)没有对外地牌照实施特别限制,所以在哪登记对我影响不大。” 距宜宾约300公里外的成都已经正式实施“国六”,经销商张勇(化名)显得有些焦虑,停车场仍囤积8台“国五”车型,其中一台车的挡风玻璃上还贴有“5折出售,赠送全险”的字样。“这些车现在(在成都)已经不能上牌了!在厂家正式的政策下来之前,我不打算处理。等到政策出来后,再决定吧。”张勇有些激动,更多的表现出的是无奈。 张勇并不打算将这批车低价抛售到“国五”地区。新车市场连续近一年的整体低迷,让本就利润微薄张勇有些“入不敷出”。他算过这样一笔账:这批“国五”车型按照均价9万一台,卖给“国五”地区,则面临每台2万元左右的损失。“就算很顺利的打包处理,我就要承担16万左右的损失。如果再算上人工物流成本,我的损失可能突破18万。”不仅面临亏损,“国五”车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让4S店腾不出订购“国六”的预算。“我们是真的没什么余钱定新车(指“国六”车型),如果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我将会无车可卖。” 部分品牌“叫苦不迭”部分品牌“轻松过关” 国六的“大考”不仅波及经销商,主机厂面临的压力同样不小。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关于我国汽车经销商当前生存状况与相关建议的报告》中显示,截至今年5月,全行业库存仍高达300多万辆。现阶段如此大规模的库存,相当于2个月的销量,流通环节库存占压的资金高达5000多亿元。经历了2个月集中“清库”的浪潮后,仍有部分企业无法顺利完成清库,导致品牌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自主品牌中,“国六”地区的观致经销商何斌(化名)车库中空空荡荡,将近2000平米的露天停车场杂草丛生。自今年4月份,观致汽车内部告知经销商暂无国六车型发售以来,他所投资的4S店始终处于8以上的库销系数。“我是真的没办法!正常情况下的库销系数都是0.8-1.2,我们店一直处于破产的边缘。新车始终跟不上,旧车卖的也不好,‘国六’之前的几周,我们已经把价格做到4折左右,仍无人问津!” 现阶段,观致给到经销商的解决方案是完全回收“国六”地区的“国五”车型,回收款承诺一个月内兑现。展厅中孤零零停放着几台“国六”展车供消费者静态品鉴,除此之外再无国六的身影。店内工作人员告诉AC汽车,现阶段,有意订购新车的客户只能先行登记资料,待官方发布具体公告后,才能办理预定手续。说完,转身和其他同事继续玩起了扑克。 “我们店现在就像个展览馆,‘国六’的试乘体验车也没有,他们(厂商)的回购款能不能兑现,我也不好说”何斌显得很失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