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生存压力近峰值,“以销定产”说着容易做着难
时间:2019-06-14 23:1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自2018年车市进入负增长开始,经销商境况便每日愈下。从近期发布的多重数据来看,今年经销商的日子更加难过,特别是多地国六切换提前,经销商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负重过大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19年5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5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0%,环比下降7.0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从分品牌类型指数看:5月进口&豪华品牌指数、合资品牌指数、自主品牌指数均较上月下降。 尽管5月库存预警指数整体比4月有所降低,但仍然位于警戒线之上,也并不意味着车市境况有所好转。而且,库存预警指数略微下降的背后,经销商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受经济大环境影响,5月车市继续呈现低迷态势。同时受部分区域7月1日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影响,市场需求愈发惨淡,更多消费者选择了持币观望。 从消费层面来看,人们的购买力实际是在下降。流通协会数据显示,5月汽车消费指数为56.0,消费需求有所下降。从构成汽车消费指数的分指数来看,2019年5月,需求分指数为49.4,较上月有所下降;入店分指数为47.6,消费者在6月份入店看车意愿下降;购买分指数为55.4,消费者实际购买意愿较低。 雪上加霜的是,厂家的国五车型仍在源源不断压给经销商,经销商不得不加大对国五车的清库力度。所以,从市场层面来看,当前经销商国五车型清库压力很大,市场价格混乱,盈利状况进一步恶化。可以说,5月的库存降低全靠经销商死扛。 亏损加剧 负重过大直接导致经销商亏损加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官方发布的《关于我国汽车经销商当前生存状况及相关建议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汽车市场出现28年来首次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汽车经销商新车毛利的断崖式下跌。 《2018年汽车经销商生存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经销商新车毛利从2017年的5.5%下降到0.4%,经销商的亏损面从2017年的11.4%增加到39.3%。进入2019年,除少数品牌之外,经销商的新车毛利普遍为负,亏损面进一步加大,广大经销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流通协会指出了主要原因:产销模式不当、市场价格倒挂、渠道网点过剩。 当前,汽车厂家一直是以产定销,产能过剩问题始终存在。只是,车市上行时期购买力充足,自2018年车市出现负增长后,过剩供给消化不掉,就直接转嫁为经销商的库存。数据显示,2018年12个月份库存平均系数位1.73,高于1.5的警戒线,今年4月,经销商库存已高达2.0,库存继续高位运行。经销商库存高企,只能被迫以价换量来消化库存。 目前,全行业库存高达300多万辆,相当于2个月的销量,流通环节库存占压的资金额高达5000亿元。新车销售的毛利被高库存无情吞噬,行业生态迅速恶化,高库存成为万恶之源。 另外,厂家批售价格是按生产成本加上盈利来确定的。但在目前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下,厂家通过诸如年终返利等恩威并施的商务政策,将价格下跌的风险和损失转嫁给经销商承担,使得经销商不得不接受厂家指令性的销量计划和价格,同时又只能被迫通过降价去消化库存,其结果是经销商购销价格持续倒挂。 在市场低迷、产能过剩的夹击下,车企甚至还在扩大渠道网点。经销商在背负高库存重压的同时,还要面对同城同品牌经销商之间的激烈拼杀。 几大因素导致经销商苦不堪言,流通协会给出建议,车企要以销定产,减少库存;构建以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价格调节体系;合理布局销售渠道网点。 难见好转 在库存高压下,短期内经销商境况难见好转。流通协会预计,6月份市场表现平淡,销量与5月份相比略有下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