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独家 >

全球汽车缺芯,本土半导体公司“补位”机遇在哪?(2)

不过,反观中国的厂商,拥有芯片这种零部件的自主采购权,可以从本土芯片产业链得到更多的支持。合资车企看不上眼的本土芯片企业,可能在危机时刻,能够为国内汽车厂商雪中送炭。那么,本土半导体产业链能否借机补位?

外界芯片供应问题也倒逼本土汽车厂商自研芯片。据天眼查显示,2020年12月,吉利成立子公司武汉路特斯科技有限公司,吉利持股60%,该公司主要面向智能车联网应用开发7纳米芯片,预计2024年量产使用。

6da4b318-7560-11eb-8b86-12bb97331649.png

除了吉利外,近两年,东风汽车、北汽集团等也都展开芯片布局。但行业人士认为,“远水救不了近火,而且汽车公司做芯片,不一定就比专业芯片公司成本低,与其这样,不如支持我国本土的汽车芯片企业做大做强。”

据比亚迪相关人士透露,“新能源汽车对功率芯片需求大,所以缺口也大,但我们自研的产品能自给自足,而且现在还出货给一些国内的友商。”

由于不受芯片缺货影响,比亚迪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0178辆,同比增长182.88%,表现十分抢眼。

目前,除了比亚迪半导体外,国内布局MCU或功率器件领域的公司有芯旺微、华大半导体、中颖电子、兆易创新、华润微、士兰微、杰发科技、闻泰科技等厂商。尽管厂商不少,但能“补位”的却不多。其中关键原因是车企对已有的供应链体系有依赖性,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国内芯片商更多的补位机会是没有形成固定供应链以及对供应商还不太依赖的车企。

一位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经理认为,“这波车用芯片荒对于本土半导体产业链的机遇主要集中在蔚来、小鹏、理想等国内崛起的造车新势力上以及在推动零部件国产化的特斯拉上海工厂。”

他表示,一方面,造车新势力目前的出货量不太大,从国外芯片供应商拿货成本高,有寻求服务更好、产品成本更低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些厂商在开创新的汽车发展方向时,需要芯片厂商做定制化的配套,在这方面国内厂商比国外有优势。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这场缺芯导致汽车减产风波下,本土半导体厂商补位的良机,更多是在崛起的造车新势力身上。

原文标题:芯思考 | 汽车先进工艺芯片缺口大,本土半导体公司“补位”机遇在哪?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