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社会化营 需要多维度大数据支持(2)
时间:2019-06-07 04:4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AdMaster基于KOL的粉丝数量,通过聚类计算,对汽车KOL进行了头、腰、尾部划分,再基于AdMaster独有的去水算法得出了各KOL的有效粉丝,同样对其进行头、腰、尾部划分,对比两个数据,发现:媒体类KOL,头部及腰部的造假比例更高。原本占比达19.6%的头部KOL,去水后仅占8.8%,占比44.2%的腰部KOL去水后为25.8%,按照有效粉丝划分,高达65.4%的媒体类KOL属于尾部。资深达人类KOL,头部较真实,腰部造假比例高。原本占比达38%的腰部KOL,去水后缩水近半,按照有效粉丝划分,近7成的资深达人KOL属于尾部。车企官微类KOL,头部造假比例高,腰部真实占比最大。原本占比高达47%的头部KOL,去水后竟只占19%,更多的车企官微处在腰部。 综合来看,车企官微拥有更高的平均有效粉丝量,其有效粉丝占比为49.3%,资深达人和媒体类KOL的有效粉丝数量堪忧,仅为25.8%及22.8%。 沈思永表示,车企官微不仅拥有更高比例的有效粉丝,它在曝光和互动上的表现也明显优于媒体及资深达人类KOL。 AdMaster回溯2019年第一季度的社交数据后发现,在平均互动(条)及平均曝光(万次)方面,车企官微相比媒体及资深达人类KOL处于绝对优势,平均每个车企官微的每条推广微博,互动量(转发+评论)及曝光量均是媒体及资深达人类KOL的数倍。 针对目前中国市场情况,沈思永认为要提升KOL营销效率,品牌要根据不同营销目的和活动周期,从战略上优化KOL组合,以新车上市为例,前期预热阶段,要以信息扩散为首要目的,选择潜在曝光量最大的头部媒体KOL打头阵,如头部汽车垂直媒体+头部汽车美图KOL,试探市场反应;在中期口碑宣传阶段,则要以口碑营销为首要目的,利用官微强大的影响力,加上头部视频测评人的专业点评,推动口碑舆论;进入后期持续发酵后,就要侧重与消费者的沟通,优先选择性价比更高,与粉丝沟通更活跃的腰部KOL合作,维护口碑,持续话题的热度。 “要在真正有效的大数据基础上,根据品牌需要选择不同的KOL组合。”沈思永进一步解释,互联网不发达时,消费者买车主要的信息来源是广告和口碑,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选择会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消费者,他们更加依赖“网络咨询”,实际上品牌拥有的是两个形象,一个是消费者脑中的想象,一个是互联网上的形象。 “品牌如何把产品信息和产品形象进行匹配,要用社交思维来使用社交渠道,这是互联网时代营销非常重要的一环。”沈思永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为促进汽车消费!年内官方采取了这些措施
- 下一篇:昌河汽车综合评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