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离地半尺的人物背后瞄准的是大众共情
时间:2020-08-07 17:3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原创 骨朵 骨朵网络影视 “谢谢被争议,谢谢被读懂。”在《三十而已》播出过半的时候,总制片人陈菲读到了一篇关于《三十而已》的自来水评论,里面的一段文字触动了她。那句话是这样写的,“《三十而已》的成功,或许正是因为它没有用所谓的‘政治正确’去贬损他人的选择,而是尝试还原每种生活的幸福和狼狈。”那一刻陈菲觉得,主创们当初想要做这部剧的初衷被越来越多的人感知到了。 回顾该剧的整个播出过程,《三十而已》的表现不俗。豆瓣开分8.1,收视率一路攀升,微博热搜不断,剧集持续霸占各大榜单热度首位,而随着王漫妮、顾佳、钟晓芹剧情展开,大众的情绪也跟着变化,想抱抱王漫妮们、顾佳怎么还不离婚、钟晓芹陈屿离婚后竟然有点甜......《三十而已》搅动了这个暑假,围绕30+女性的讨论又一次成为了话题中心。 沪漂单身女青年、双商在线的全职太太,以及生活中标准的大多数已婚女性这样三个不同人生阶段的30+女性,涉及价值观、婚姻观、金钱观等内容,有了这样的女性群像与高话题,《三十而已》自然不缺关注度,而且无论是出品方柠萌影业还是平台方,也都对该剧寄予期待。 陈菲坦言,播出期间,她和主创们一直很忐忑,每天都会看一看观众的反馈以及各种各样的舆情,即便是该剧播出到中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也不敢放松,“热度之外,真正c端的用户洞察,哪些是和我们的预判不一样的,对我们来说是更为看重的。” 如今随着《三十而已》逐渐收尾,可以说该剧获得了市场与不少观众的认可。 《三十而已》从何而来,赢在了哪里? 任何一部剧能够被观众一直记住最终一定会落在人物上,而《三十而已》的人设与话题一直都是大众的关注点与讨论点,也是其能够取得成绩的关键所在。 奢侈品柜姐王漫妮,在职场上不断面临挑战,回归生活,也只能拥有一个饮水泵;顾佳是双商在线的全职太太,负责扫平威胁到家庭和公司的所有障碍;上海本地独生女钟晓芹,有车有房,丈夫也是电视台的正式员工。未婚未育、已婚已育、已婚未育,在横向上,这三个不同的女性人物形象辐射到了尽可能多的受众,她们象征着生活在大城市中最为典型的三类群体,因此在王漫妮、顾佳、钟晓芹刚一露面时,便有很多观众不由自主地进行自我比对和自我代入。 但“三个人物打动大众的点还是不太一样的。”陈菲觉得。平凡普通的钟晓芹承载更多的是观众的情感共鸣,顾佳是比较偏奇观的一条线,是大家心中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而王漫妮或许戳中了大多数人心中那个不愿意面对的自己。这也让不少女性观众在三个人物身上都找到了自己共鸣点,王漫妮、顾佳、钟晓芹有点像自己在不同阶段的AB面。 《三十而已》的三个主要人物的设定是十分聪明的,从横向辐射到纵向拉伸,都尽可能地让大众找到了代入感。 与此同时,“敢于碰触和直面大众的困惑与话题。”这是柠萌现实题材的创作初心。《三十而已》的创作原点是编剧张英姬迈过三十岁后的思考和积淀。身为女性,不管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什么样的社会身份,什么样的家庭角色,所面临的来自职场、家庭、情感、生育、育儿等困境都是张英姬非常想要表达的,并以此展现女性在困境中的选择与成长。因此创作过程中,《三十而已》都在尽可能地集纳各种各样的话题,凸显女性在三十岁这一人生阶段所要面临的种种困境。 而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如何找到那些具有让受众有集体共情的点,具有不小的难度。而且这个点是属于个体还是集体,是个性还是共性,如何做出取舍与判断都考验着主创们的创作功力。对此,陈菲向骨朵透露,在编剧进行剧本写作时,除了采访,柠萌也给予了用户洞察的创作支持。 比如对“柜姐”这一职业状态的呈现、对“沪漂青年”生活状态的描摹、对三十岁女性生存困境的展现,都经历了前期采访和深挖,也都在为主题和价值观的表达所服务。陈菲说,柠萌在创作现实题材时,都会采用这样的用户洞察方法论。 近两年女性话题的舆论场愈发激烈,女性题材成为创作的高频地,一些高举女性独立的题材与内容也不断涌现,但主创们不想在《三十而已》中给30+女性下一个明确地定义,“我们希望自己的视角是平视的,不想俯视或仰视地对女性进行定义,希望能够通过剧中的三个人物,通过展现她们的困境和选择,为观众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和思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