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独家 >

做汽车界的“华为”,比亚迪离这个梦有多远?

  近两日,比亚迪联手华为的消息在汽车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据比亚迪披露,将于6月上市的比亚迪“汉”车型,搭载了华为的5G车载模组,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5G技术的量产车型。与此同时,比亚迪“汉”也将首次搭载刀片电池,给众多“迪粉”带来一个重大惊喜。

  细数比亚迪的发展脉络,和华为似乎有着相同的技术理念和风格。十几年前,汽车产业一心“以市场换技术”,合资企业靠着拿来主义,牢牢占据着国内汽车市场的主流,而王传福以一个底气不足的电池公司切换到汽车跑道,被媒体讽刺为“无知者无畏的不知深浅的大冒进”。但如今丰田与比亚迪成立合资公司,比亚迪却成了提供技术支持的一方。

  在品牌营销上,比亚迪也开始学习华为,新车高价首发欧洲,海外“镀金”归来的套路和当初华为做手机时如出一辙。

  不可置否,比亚迪的目标便是做汽车界的“华为”。

  难以跳出的鄙视链

  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对抗一直处于下风,不仅仅是因为技术上的差距,还包括国产品牌最初不得不走的低价低端路线,一开始就让产品输在了品牌定位上,以至于后来突围中高端的道路走得异常艰难。

  华为也不例外。

  2006年以后,小灵通手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华为手机则凭借与运营商定制需求高度匹配、价格足够低廉,为广大消费者熟知。这是国产手机占领国内市场、从山寨机过渡到品牌机的一个缩影,后来还创造了智能手机初期称得上辉煌的“中华酷联”时代。

  但是这一切靠的都是低价(以利润换市场)模式,所以华为痛定思痛,开始以处理器自研为切入口,强调产品的技术含量。

  当然即便是后来证实了路线正确,华为冲击中高端的过程不可谓不惊险。中兴就是一个反面例子。2014年中兴大幅压缩产品线,试图以精品、高利润策略取而代之,但其在智能手机的创新能力并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模式改变,结果出货量大幅下滑。

  比亚迪同样深受低端品牌的桎梏。2003年,王传福大笔一挥,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震惊四座。自此后,比亚迪便以不加掩饰的模仿、低廉到惊人的价格,以及销售渠道的“店海”战术,获得了高速的增长。然而从2010年开始,销售部门裁员、高管出走、高层大量套现、产品质量遭质疑等新闻接踵而至。

  当时的负面缠身,让消费者至今对比亚迪这一品牌都心有余悸。在知乎上,一位网友吐槽,几年前开G6去自驾游,在高速上坐在副驾驶,耳边就像是灌了风。

  即使是现在,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可率先进入赛道的比亚迪,在品牌力上却仍处于车圈鄙视链的底端。如果给特斯拉、蔚来、比亚迪排个序,很多人的看法可能会是:比亚迪<蔚来<特斯拉。

  这些年,华为一面抓品牌建设,一面抓技术自研,比亚迪则不同,公司在品牌营销上的不作为,让大多数消费者对比亚迪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年前。

  一个典型的对比就是,2017年华为普遍去掉了“菊花标识”,采用英文品牌标识,工业设计也开创了自己的特色。而比亚迪不顾用户多年呼喊,一直维持着早期椭圆环绕字母的标识,产品外观设计也直到2019年的新“唐”才有单款车型的改变。

  这大概是王传福执拗的性格在作祟。

  激进创始人掌控下的保守“帝国”

  早期发展时,比亚迪曾经历过数次贸然的“跃进”。2003年,毫无预兆地宣布要进行整车制造,引得业内争议,当造车搞得地动山摇时,王传福又不声不响地筹谋起手机的零部件生产。据悉,刚进入汽车行业,比亚迪花了一个多亿请日本企业开了模具,后来发现不符合市场审美,王传福忍痛将把样车砸掉。

  不按套路出牌的比亚迪,透露出王传福作为一个极度崇尚技术的理工男的自信和自负,在2013年选择为深陷低谷的比亚迪道歉前,他从来没觉得自己会出错。

  同样是技术立身,如果说华为是在技术根基夯实的过程中,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会了互联网思维、学会了以用户为核心,才有了当前稳居龙头的行业地位和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那么比亚迪更像是华为的反面:以技术之名固步自封,战略看似激进,理念实则保守。

  这和内部管理脱不开关系。2018年,比亚迪被爆出“广告门”事件,事件发酵时,所谓的神秘人“陈振宇”背后直指远在美国的比亚迪副总裁李柯,也就是王传福的老婆。尽管后来陈振宇摆脱了与李娟的关系,但单从李娟能够“调动”起比亚迪总部的数名员工,可见比亚迪管理上的疏漏。

做汽车界的“华为”,比亚迪离这个梦有多远?

  比亚迪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王传福的家人们几乎把控着整个公司。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吕向阳持股8.77%,融捷投资持股5.96%,前者是王传福的表哥,他与其妻子一起控制着融捷投资。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