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2)

  2月27日,志愿者张建国(左)和儿子张洪赫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街道花园社区车辇店胡同口的疫情防控值班点值守。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这是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执行力。

  面对疫情,听党号令、为国尽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为了实现“隔一座城,护一国人”,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克服重重困难,付出巨大牺牲,面对疫魔“不服周”,武汉这座英雄之城始终屹立不倒。在中国大地上,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村庄,每一户家庭,每一个公民,都坚守着各自责任。冲在第一线是抗疫,“闷”在家里管好自己也是抗疫。亿万人民一条心,上下铆足一股劲,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

  (二)

  4月14日起,绵延25公里的武汉“长江巨屏”,连续推出主题灯光秀。变幻多彩的光影画卷,表达着6000万荆楚儿女共同的心声:谢谢!

  这份谢意,澎湃而又悠长。只有穿越了大风大浪,经历了生死考验,才能读懂其中的真情与大爱。

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武汉夜晚的“战疫灯光秀”(4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疫情暴发之初,武汉告急!一时间,市民一“罩”难求,医院一床难求。当时全国所有的医用防护服储备,尚不能满足武汉一天的需求。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响应党中央号令,四面八方的战“疫”力量火速向武汉、向湖北集结。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力量调遣迅速启动,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人员奔赴抗疫一线。操着各种方言的建设者们昼夜施工,让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在很短时间内拔地而起;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市外16个市州(林区),快速提升当地抗疫能力……

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这是2月2日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武汉,从来不是一座“孤岛”;湖北,从来不是孤军作战。

  病毒蔓延很快,但更快的,是数以万计逆行出征的医务人员,是紧急驰援的物资运输车队,是源源不断的爱和支持。“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感言,道出支撑中国抗疫的制度力量。

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1月24日晚,由陆军军医大学抽调精干医务人员组建的医疗队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停机坪集结,准备连夜驰援武汉。 新华社发

  恩格斯说:“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科学部署下,我们发挥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努力守住全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为把握主动权夯实基础。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稳若泰山,源于根基坚实如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控疫情,实践反复印证着一个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是中华民族攻坚克难、迈向复兴的根本保障。

  (三)

  1938年抗战期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民众纷纷举起旗帜,其中一面醒目地写着:“不死!”

  2020年,疫情暴发之时,寒风凛冽,江城封闭。但从千千万万的窗户,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喊:“武汉加油!”

  不管是抗击外敌,还是抗击疫病,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都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美国作家赛珍珠曾感慨:“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