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全球供应链或中断,疫情下半场中国需做五大预案应对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的短期影响要超过2008年,联合国称疫情可能引发粮食危机,5月全球粮食供应链或中断。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为过去半个世纪之最,不应低估其影响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供应链的脆弱让不少欧美业者考虑转移生产的可能。图/新华

文 | 邵宇 陈达飞

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与“第三次石油危机”让金融市场硝烟四起,引发新一轮关于经济衰退的讨论。疫情在中国的扩散已得到控制,虽然一季度甚至可能会出现负增长,但二季度开始内需会显著复苏。疫情对欧美金融市场与经济的影响持续到二季度是确定的,不确定的是经济衰退的程度,这为上半年的全球贸易蒙上了阴影。

随着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一系列救助措施的出台,和全球合作的加强,流动性危机转变为债务危机的风险在短期内会有所下降,但中期内金融风险的蔓延和经济衰退的深度和长度仍在不确定性,仍有可能超预期。为此,国内应提前做好预案,以缓冲金融风险传染和全球价值链中断引起的负面效应。

一、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现状与前瞻

截至3月24日,新冠肺炎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42万,其中,海外近34万,占比81%,且目前仍处在加速扩散区间。1万到10万区间持续14天,10万到20万区间持续5天,而20万到30万区间仅持续3天,3月23日当天新增确诊病例已经扩大到4万+,当前扩散的核心国包括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和法国。

对于亚洲而言,中国、韩国和日本的疫情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2月29日,韩国新增确诊病例的高位拐点就已经出现。2月14日,伊朗新增确诊病例数出现了高点。但是,伊朗是所有重点国家中唯一呈现线性扩散趋势的国家,所以我们对数据的可信度持保留态度。近日,印度、印尼、和新加坡等国家的数据出现异动,是否会引发亚洲扩散的第二波小高峰,仍需关注。

欧洲仍然是疫情扩散的重点地区,它包含多个中心,首当其冲的是意大利,累计确诊病例数与湖北仅相差4000,总数超过中国是大概率事件。西班牙累计确诊病例数虽低于意大利,但其在第二阶段的扩散速度已经超过了意大利;紧随其后的德国和法国。目前,意大利与德国正在确立新增确诊病例的拐点,西班牙和法国还在上升区间,后续需要关注的是瑞士、英国、荷兰与卢森堡。

美国方面,目前累计确诊病例为4.6万。过去三天日均新增确诊病例约1万,已经远远超出可比时期的中国和意大利。由于美国的爆发期较晚,再加上其采取防控措施的时间也比较晚,美国对未来全球疫情的扩散轨迹有主导性的影响,美国也有可能成为全球确诊病例数最多的国家。

从1月20日算起,中国境内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大约在2月的第一周出现拐点(不考虑2月12日、13日因口径变化而出现的异常值),耗时半个月左右,效率已经非常高。对比国内外的防控举措和动员难易程度,半个月或可作为下限。

目前来看,韩国用时约20天,意大利用时近一个月,德国用时约17天。故此可推断,美国仍需10天左右才能迎来拐点,这也意味着,全球还将需要10天至15天才能迎来拐点,而疫情明显可控则可能要到5月之后,欧洲或早于美国。所以,上半年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两个渠道。第一阶段是疫情在国内扩散;第二阶段是疫情在海外扩散。

时间点可以以2月底或3月初为界,因为国内除湖北以外省份从2月下旬开始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就降至30以内,从3月初开始,全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就已经降至100以内,湖北省内(主要是武汉)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海外累计确诊病例从2月19号开始达到1000+,3月2日开始达到10000+。

所谓“两个渠道”,分别指金融和经济,金融包括对资本市场、债务违约、汇率和资本流动的影响等,经济则包括进出口、全球价值链、失业和企业破产等,这两方面的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最后都将集中体现在企业和就业层面。

第一阶段:实体经济为主,供需两侧承压

第一个阶段,疫情主要集中在国内,海外仍以一种旁观者的角色看待疫情的扩散。疫情以直接影响中国实体经济为主。内需主要表现为对消费和服务业的冲击,尤其是餐饮、旅游、影视娱乐行业。外需则受制于生产端复工复产慢而出现订单交付的延迟等。供给侧表现为人口流动和交通管制带来的复工复产难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