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扎根基层的独山子石化技能专家张全军
时间:2019-12-14 09: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中新网新疆独山子12月12日电(吴长占)在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化工第二控制中心全密度聚乙烯操作台前,一位老师傅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解新产品转产的操作要领,3名围在一起的青年员工听得津津有味。 讲课的师傅是张全军,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聚烯烃一联合车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员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能专家。记者12日在独山子石化采访时,提起他的操作水平,同事们交口称赞。 岗位上的定海神针 1991年9月,中专毕业的张全军分到独山子石化14万吨乙烯工程聚乙烯装置。面对各种培训、考试,张全军总是早起晚睡、多跑多问,他还主动要求参加实习单位的大检修,掌握装置开停工相关操作规程。实习结束时,张全军记满了6本厚厚的笔记。 张全军在全密度装置。成梦摄 聚乙烯装置的控制工艺难,在内操岗位的张全军想摸索出一套稳定的操作方法,便开始琢磨起控制程序来。因为有编程、仪表自动化等方面的理论底子,那些在别人看来枯燥、复杂的电脑知识,却没有难倒他。2002年,张全军配合仪表调校DCS系统,参与逻辑测试、程序编写、画面制作,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百万吨乙烯工程建设后,他又参与了全密度聚乙烯、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己烯-1装置的DCS系统修订审核、逻辑调试等,并负责开工前的DCS培训。 2003年,张全军参加中国石油聚乙烯装置技术比武,获得团体第一名。2007年,他以选手加教练的双重身份再次参赛,面对由仿真软件开发者担任教练的队伍,又获得团体第一名,并且拿下个人仿真操作第一名,行业内的选手们向张全军伸出了大拇指。 在独山子石化14万吨乙烯工程聚乙烯装置的一次开工过程中,催化剂突然中断。面对紧急情况,张全军保持沉稳镇定,他迅速翻看画面,找到了问题原因,一边指挥外操处理,一面调节参数。不到半小时,注入恢复正常,处置期间负荷没有大幅降低,反应温度、压力也未出现大波动。“装置没有了催化剂,就像行驶在高速路上的汽车忽然没有了油,处理不好就是停工。调整要又快又准,确保前后的生产状态一模一样。”对那次波动的处理,张全军记忆深刻。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张全军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岗位上,他就是给班组带来安全感的那把“宝刀”。 爱研究的技术达人 和控制程序打交道,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脑力。一个人安静地思考,是张全军常有的状态。 从2013年开始,张全军积极参与到装置人工智能化过程控制系统的完善工作中。他先后编译粉料自循环程序、均化料仓精准化计量程序、催化剂储罐计时程序等智能模块,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和稳定性。 2014年8月的一天,端坐在操作台前的张全军目光如炬、眉头紧锁。他在思考着一个问题:脱气仓料位仅在90%至100%之间可见,其他料位则只能通过挤压机负荷来控制,这无疑是增加了挤压机负荷调节的难度,如何才能实现料位实时可见呢? 他四处翻阅资料,吃饭、睡觉时都在思考。经过反复论证,张全军大胆采用DCS系统的编译功能编写出料位模拟运算程序,通过增加指导性负荷,提高了主操人员的调节准确性,延长了调整周期,料位也被成功控制在了可见范围内。张全军设计编写的这套程序,和美国专利商推介的同类控制软件相比,先进性、可操作性更强,为公司节约70余万元。 “想找到好法子,就得静下心来思考,成功需要多点耐心、多份努力。”面对纷纷前来询问秘诀的同事,张全军如是说。 2014年,张全军开始摸索投用公司花费百万美元引进的APC(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由于专业性较强,并且受参数修正的适应性影响,自2009年化工新区建成以来,该系统一直处于停用状态。 张全军通过自学摸索完善各项参数,优化各个功能模块,调试设置控制系统,前后历时一年之久,激活了沉睡5年的APC系统,使得石化公司在聚乙烯产品生产人工智能控制上前进了一大步。在APC系统大部分功能得到开发使用的基础上,张全军经过调试优化,将聚乙烯流化床单线的每小时产能提高了2吨,该项目荣获中国石油一线创新成果二等奖。从经济效益上计算,通过这一项优化调整,聚乙烯双线每年可为公司创造效益7000余万。 目前,经独山子石化再次投资改造升级的APC系统运行状态良好,在产率自动控制、产品质量自动控制、转产调整等操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端化的骨干脊梁 近年来,独山子石化持续强化炼化产品高端化目标方向,通过品牌化的化工产品占领市场,不断增强企业赢利能力和竞争力。 聚烯烃一联合车间是石化公司生产高端化产品、提质增效的主战场,也是张全军施展创新才华、操作技能的大舞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