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奔驰值得买吗 全新GLB领先的吉祥坊体育奔驰MFA平台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时间:2019-08-19 04: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慧聪通信网】在豪华品牌阵营尤其是BBA家族中,现如今卖的最好的不仅是一直叫座的中型轿车,入门级的紧凑型2012点BZ轿车销量同样不容小觑。今年上半年,奥迪A3累计销量为38098辆,紧随其后的是奔驰A级,累计销量为32713辆,宝马1系的销量则为20438辆,在这三者中,上市时间仅不到一年的奔驰A级,不仅销量远超宝马1系,更是直逼细分市场鼻祖奥迪A3,上位速度不可谓不快。 奔驰A级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市场销量增长,除了中国的长轴距三厢版有关之外,最大的原因在于第二代MFA平台为其在外观,内饰和动力上带来的全新表现。除了全新一代A级全系轿车,CLA级,GLA级和B级轿车,即将面世的全新SUV——GLB级车型,也同样出自第二代MFA平台,毫无疑问,MFA平台囊括了奔驰35万元以下区间产品的大半壁江山,这也是我们容易实现三叉星梦想的门槛。今天我们就来看看,MFA是如何成为奔驰新流量大户的基础的。 追根溯源——从A级轿车开始,从“三明治”开始 MFA平台的诞生,和奔驰A级轿车的发展其实是一脉相承的。1997年,奔驰内部代号W168的第一代A级正式量产,它的出现之于奔驰就像1系三厢轿车之于宝马,前置前驱成为了这款车型当时最大的特点,只不过一向注重舒适和质感的奔驰大佬在当时并没有遭到太多吐沫。其实看看第一代A级的外观就知道,不会有人傻到开着这么个酷似小型MPV的两厢车去讲究什么操控谈什么信仰,楔形的车头和高高的车身带来的除了宽敞多功能的车内空间,还有极高的坐姿所得到的上(宽)帝(阔)视野。 之所以第一代A级会有这样“叛经离道”的两厢造型,决定性因素在于其“三明治”车身结构——发动机和变速箱以最大59°的倾斜角度设计并安装,一部分位于驾驶舱前部,另一部分则被安置于驾驶舱之下。当车身发生严重正面碰撞时,“三明治”车身结构会使得驱动系统会向踏板方向斜向滑移,从而保证动力系统不会直接进入驾驶舱内危及乘员安全。90年代时奔驰以第一代A级为原型专门为中国家庭开发的轿车FCC,差一点就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2010年底,第二代奔驰A级开始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三明治”车身结构和高高胖胖的经典外观依然保留。 第一代MFA,奔驰模块化战略第一步 不过在2011年奔驰的125周年的庆典上,奔驰发布了模块化平台——MFA平台,该平台英文全称为MerecedesFront-wheel-driveArchitecture,直译为奔驰前轮驱动架构。和大众推出MQB的初衷一样,MFA平台的出现不仅在于奔驰所说的为新车赋予更多活力,同样在于支撑更加丰富产品线的同时对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MFA平台所生产的第一款车型是全新奔驰B级,微妙的尺寸变化很好的印证了MFA平台发布时的那句“为新车赋予更多活力”,不同于以往新车加大轴距的套路,全新奔驰B级相比老款车型的轴距缩短了79毫米,高度也缩小了47毫米,长度和宽度增加了86毫米和9毫米,高度下降和宽度增加终于让有着多功能定位的B级轿车也不再像一个大面包了,不得不承认的是除了更加时尚的元素所带来的动感外观,整车的操控也更加运动,通过前后悬增加,座椅位置和座椅厚度的调整等,采用MFA平台的全新B级轿车前后排腿部及头部空间反而比老款更宽敞。 动力部分,奔驰MFA平台汽油车型均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包括1.6T、2.0T以及主要供应AMG车型的高功率版的2.0T发动机。事实证明,MFA平台真的是一个模块化程度极高的架构,除了尺寸不大的A级和B级轿车之外,风阻仅为0.23的CLA级轿跑车型,以及饱受追捧的溜背紧凑型SUV——GLA级,都是MFA平台麾下的产物。另外,虽然MFA平台直译为奔驰前轮驱动架构,但是其并非只能生产前驱车型,CLA级,GLA级及A45AMG都搭载有奔驰4MATIC四驱技术,其中CLA级轿车是MFA平台下一款搭载奔驰4MATIC的车型,以多片式离合器差速锁为核心的适时四驱系统,在前轮发生打滑情况下,理论上其前后桥动力分配可在100:0到50:50之间自由切换。 除了极高的自由度,MFA平台也有着宽广的博爱胸襟,日产-雷诺联盟与戴姆勒在2010年开始达成的联盟体系,使得作为隶属日产高端品牌的英菲尼迪,有了使用奔驰MFA平台的权利,于是我们看到了换壳A级的英菲尼迪Q30以及换壳GLA级的英菲尼迪QX30。 第二代MFA,更灵活更动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