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裁员、歇业到变卖工厂 神龙汽车能否自救成功?
时间:2019-08-15 17:5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随着中国车市的不断下行,从北京现代到长安福特,一个个合资巨头轰然倒下,其中最惨的莫过于神龙汽车。今年初,神龙汽车公开吹响2019年"生死战"号角。然而,大半年过去,神龙汽车并没有迎来任何转机,汽车销量、公司利润每况愈下。 截至今年6月份,神龙汽车销量已连续12个月处于下降状态。数据显示,旗下神龙汽车上半年销量为6.30万辆,同比下降60.05%,亏损将近25亿。产能利用率仅为26%,而业内的标准是超过80%才能保持稳定。PSA集团的高管对神龙汽车的管理层表示失望。 由于业绩惨淡,神龙公司内部的高层换血一直没有停止,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神龙已经实施了6次机构改革,进行了十余次的人事大调整。 近日,有外媒透露,PSA集团已经与东风集团达成了在华业务重组计划,具体包括神龙公司正计划关闭武汉一工厂,土地交由政府进行二次开发,武汉二工厂将整体出售,同时到2019年底,神龙员工人数将由8000人缩减至5500人,到2022年,员工将减少至4000人。 作为最早一批进军中国市场的外资车企,2014年,中法双方曾定下力争神龙2020年销量达到150万、加强研发合作和共同开拓东盟市场三大目标。神龙汽车2015年销量一度达到71万辆,在东风股份集团内部,这一成绩仅次于销量突破百万的东风日产。 可如今看来,神龙连目标的十分之一可能都无法完成。 凭借裁员能否拯救"车圈养老院"? 2014年销量曾达到70.4万辆,实现了28%同比增长,在2015年销量达到顶峰,实现了70.48万辆的销量。 神龙汽车的"神话"也止步于此。2016年至2018年,神龙汽车遭遇连续3年的断崖式下滑,跌至25.34万辆。也就是这三年,裁员人数高达7000人。 数据显示,2015年,神龙共有15093名员工;2016年,在册职工人数12071人;到2017年底,员工数锐减至10162名;现如今神龙的员工数只有8000人左右,也就是说这三年神龙一直在"偷偷"裁员,并未因此扭亏为盈。 2016年,就出现神龙汽车将员工派遣至东风本田工厂支援生产的情况。而在今年,这样的情况仍在继续。根据神龙汽车员工提供的派遣通知书显示,神龙汽车将派遣百余名员工至十堰参与东风越野车项目,派遣时间为2019年7月23日至2019年12月31日。另外,还有一部分员工将被公司派遣至神龙汽车网约车做专职司机。 针对人员占比众多的辅助部门将会裁员20%,像人事、财务、采购这类辅助部门的岗位员工都在这次裁员范围。现在神龙工厂的工人大概还剩一千多人,动刀辅助部门的背后,是工厂工人已经精简得差不多。 不同的是,神龙汽车的行为显得"温和"许多。辅助部门还可以选择歇工,歇6个月、1年、2年都没问题,公司会给选择歇工的员工缴五险一金,以及每月发放最低工资。 到2019年底,神龙员工人数将由8000人缩减至5500人,到2022年,员工将减少至4000人。 从近期达成的神龙关闭工厂和裁员等的大幅度调整计划来看,PSA对于中国市场业务已经开始选择收缩。此前有消息表示,唐唯实曾暗示PSA或正考虑结束与东风集团的合作,离开中国市场。 尽管事后,标致雪铁龙集团发言人已明确表态不会放弃中国市场,但缩小规模的举动,或将进一步加快标致雪铁龙品牌在中国市场沦为边缘化品牌的速度。 自以为是的定价,盲目追求单车利润 PSA集团的CEO唐唯实,一直坚持聚焦利润导向策略。在7月24日PSA集团的财报会议上,面对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和巨额亏损,CEO唐唯实提出将加快成本削减并提高定价。 实际上,PSA并未推出很多低端车型,而是有意在自己的核心车型上,采取严格的定价策略。这一欧洲市场的策略也同样被复制到中国市场,即标致对标大众,雪铁龙对标雷诺。 但这一自以为是的定价逻辑,在国内并不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而围绕要销量还是要利润的分歧,也一度加深了中法双方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