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在华一半零部件实现本土采购,魏岚德详解供应商合作之道
时间:2019-07-20 21:0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不可否认,随着国内车市寒冬的持续以及“新四化”趋势的加剧,成本压力成为点燃不少主机厂与供应商之间矛盾的“导火索”。但在这样的背景中,德国豪华车品牌宝马与本土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却保持健康持续发展,携手抵御新兴技术变革挑战,这背后究竟有什么秘诀? 带着这样一个问题,7月中旬,澎湃新闻记者参与到宝马年度供应商走访活动中,通过与新晨动力、福耀玻璃等零部件供应商的近距离接触,以及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的深入沟通,揭秘这家百年德国豪华车企与中国本土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之道。 “近年来,中国本土供应商伙伴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大幅度提升全球竞争力,投入到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去。”魏岚德在媒体沟通会上率先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国合作供应商的肯定,“同时,中国在高科技方面涌现出一批值得关注的供应商,他们在创新及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宝马集团与腾讯及其它中国本土科技类企业签订合作项目。不难发现,中国本土供应商在质量和技术方面有巨大的进步和提升。” 自2003年成立至今,华晨宝马已经在华走过了整整15个年头,从第一台华晨宝马3系下线,到专门为中国市场研发生产的1系三厢版,这家几乎见证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外资车企也在以其自身的方式回馈中国市场。 据了解,截至目前,华晨宝马已在中国发展超过350家零部件供应商,其中光是辽宁省内就有80余家。 魏岚德介绍,从宝马进入中国之初仅个别零部件本土采购到现在已经有50%左右的零部件在中国采购,未来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增长。 当然,要能够与以“严苛”闻名的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对于中国本土供应商来说既是难得的机会,更是不小的挑战。在走访新晨动力、福耀玻璃以及首钢集团的过程中,各公司负责人均对宝马在质量方面对供应商近乎于“偏执”的要求感慨万分。 福耀智能汽车玻璃 “华晨宝马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是极为严苛的。举个例子,我们中国一直说“横平竖直”。宝马对于工厂排风烟道的要求就是绝对的竖直,于是我们就根据宝马的标准,把它做到完全竖直。”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乐吉祥表示。 对于宝马的严苛,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玲玲也有同样感受,“大家都知道,汽车门玻璃要求一定是左右对称的,所以合作初期我们在进行门玻璃加工的过程中,仅调制单侧门玻璃的参数,进行镜像复制便开始生产。我们相信在数字化生产过程中这样的操作是不会存在问题的。但华晨宝马在审核后建议我们将两边玻璃分别调试,参数独立,以保证产品质量。后来我们确实发现在生产过程中,一点点定位的偏差或者摆放问题都会导致左右玻璃的不对称。” 值得注意的是,华晨宝马最先提出并实践了“零缺陷”理念(零缺陷工厂、零缺陷生产和中国市场零缺陷供应)战略举措,现在已经逐渐在宝马集团全球生产基地被广泛采用。零缺陷的目标就是要将生产、产品和供应链中的零缺陷更接近现实。 事实上,在供应商与宝马的合作过程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在专访过程中,首钢集团相关负责人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与宝马初期的合作几乎是“痛苦”,有非常多的标准和理念上的不相符,但在慢慢的后期磨合中会发现由“高标准”、“高要求”所带来的好处。 数据或许能够最直观的反映一切。在和华晨宝马的合作中,新晨动力沈阳工厂OEE(整体设备效能)从70%提到了目前的81%,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首钢在给宝马供货的六年以来,年贸易量增幅在20%以上;而福耀集团目前能够达到中国65%的市场份额。 宝马曲轴成品下线检查 显然,给供应商“制造难题”并不是宝马的初衷,在魏岚德看来,对于采购来讲,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之一就是保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竞争敦促人进步,驱使供应商拿出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无论是现在或未来,华晨宝马始终为每一个零部件寻找最好的供应商伙伴。我们只是单独地为每一个零部件考虑,选择最好的供应商、打造最好的供应链。”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同时降低供应商风险,宝马在合作过程中更是“不吝啬”于将自身技术与管理的经验向供应商“倾囊相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