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排放造假遭1.7亿元重罚
时间:2019-07-19 17: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2019年第一季度,江淮汽车依旧处于亏损状态。据其2019年一季度报告显示,1?3月,江淮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0.65亿元,同比下降69.13%,这意味着江淮汽车第一季度赚的钱还不够(原标题:江淮汽车排放造假 遭1.7亿元重罚) 江淮汽车创下了中国车企因排放问题收到罚金最高的纪录。 7月5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的一则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显示,近日,江淮汽车因产品涉“排放造假”“以次充好”的行为,收到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罚单,累计罚没共计1.7亿元。 “被抽查产品已经停产,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7月11日,江淮汽车品牌部工作人员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事件是江淮汽车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一些小的失误,并不影响整体的实力,今后在产品方面会从严把控。 然而,伴随着“排放造假”问题席卷而来的,还有江淮汽车2019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盈利陷入颓势的事实。 从做“商转乘”到“商乘并举”,再到布局新能源车,江淮汽车总是致力于“广撒网”式的经营模式。但面临错综复杂的竞争环境以及自身问题的爆发,使得江淮汽车前进道路充满曲折。 净利润不够交罚款 据江淮汽车统计,此次涉事巨额罚款的车辆共计765辆,且仅在北京销售。也就是为了不到800辆车,江淮汽车被罚款共计1.7亿元,然而这并不包括其给品牌带来的无形影响。 事实上,这并不是江淮汽车第一次出现“造假”行为。早在2014年,央视《焦点访谈》就报道了江淮汽车厂商恶意修改发动机号,把国三标准的货车当国四标准来卖。尽管江淮汽车把原因归结于个别经销商通过调货方式以国三标准的重卡代替国四车辆销售所致,但很明显难以服众。《焦点访谈》调查指出,这种排放造假没有厂商的配合是做不成的。 对于此次1.7亿元处罚的结果,江淮汽车在公告中表示,罚款将计入2019年江淮汽车损益,相应地减少201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此次罚款将对公司2019年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江淮汽车以往的发展还算不错,但是可能还是实力不济。这次处罚对江淮来说或许是好事,可以督促其在技术、产品上从严把控,吸取教训。”汽车分析师杜芳慈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但江淮汽车的颓势早就在一系列负面事件中埋下种子。 7月5日,江淮汽车发布了6月产销快报。2019年上半年,江淮汽车销量为23.52万辆,同比下滑6.78%。即使有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在上半年高达95.01%的增长,也没有挽救整体销量下滑的情况。 事实上,2018年江淮汽车的销量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据其2018年年报显示,2018年江淮汽车销售约为46.24万辆,同比下降9.48%。 销量下滑,业绩表现也不佳。2018年,江淮汽车全年业绩首次出现亏损。报告期内,江淮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亏损7.86亿元,同比下降282.02%。 2019年第一季度,江淮汽车依旧处于亏损状态。据其2019年一季度报告显示,1?3月,江淮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0.65亿元,同比下降69.13%,这意味着江淮汽车第一季度赚的钱还不够交此次1.7亿元的罚款。 对于一季度亏损的原因,江淮汽车曾在发布的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中解释为,主要是由于非经常性损益政府补助减少所致,影响金额为3.25亿元左右。 此外,据上交所发给江淮汽车的问询函显示,江淮汽车2018年资产负债率71.10%,同比增长5.36%,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对于负债率高企的原因,江淮汽车也在回复函中表示,是由于国家新能源补贴资金未到账以及应收账款逐步增加等。 数据显示,江淮汽车的确高度依赖政府补贴。据江淮汽车2018年年报显示,2016?2018年,江淮汽车净利润分别为11.62亿元、4.32亿元、-7.86亿元。而其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高达4.11亿元、6.02亿元、12.78亿元,也就是这三年收到的补助总和是净利润总和的近3倍。 “目前正在积极制定应对补贴退坡的方案。”江淮汽车品牌部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江淮汽车将按照国家补贴政策的线路图,通过技术进步、产业链整合、规模效应积极的消化成本,同时在产品规划和未来发展上就要做好布局。 多元化难破局 江淮汽车如今的困境与其多元化失利不无关系。 2004年,时任江淮汽车董事长的左延安宣布进军轿车领域,开始了“商转乘”之路。之后,江淮汽车又确立了“商乘并举”的发展战略目标。从近年来的市场情况,商转乘的战略并没能取得太大的成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