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i3,宝马的纯电动之路逐渐明朗
时间:2019-07-10 00:5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雅斯顿原创文章 | 麦琪 宝马i3的去留问题被讨论了整整一年之后,宝马研发部门主管Klaus Frölich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透露了最终决定:宝马将停止对i3和i8的研发,不再推出换代车型。 不久前,宝马宣布了品牌的新能源车规划,其中包括2025年前推出市场的13款插混以及12款纯电动,另外还有MINI品牌的电动化。而在最近被确认的,还有2025年推出的氢燃料电池车。 从创新到务实,宝马仍在调整它的电气化战略。 1不能用常规眼光看待i3 即便到了2019年,宝马i3 依旧不是一款符合常规审美的车型,无论是放在燃油车领域还是新能源车阵营。不过,在宝马的规划里,i3本来就不是走常规量产迭代的产品,它更像是宝马对新能源汽车研发思路和概念落地的一个展示品。 2011年宝马设立了一个新能源子品牌,宝马i。彼时全球汽车市场纷纷投入到新能源车研发,宝马i品牌的愿景是在未来繁忙而拥挤的城市交通中,提供一套环保便捷的出行方案,所以可以看到,宝马i3整个设定更趋向于实用,概念车的名字就是Megacity。 宝马i3的设计充满未来感,在保证品牌调性的驾驶优势上,并没有过分强调纯电动汽车的性能和续航,车身大量采用了碳纤维材质,可以更好地做到轻量化、以平衡电池组的重量,尽可能地提高续航里程和用电效率。只不过,由于碳纤维车身与降低风阻的设计,使得宝马i3的配色和线条足够前卫,整体观感却协调性不足。 2013年i3正式量产之时,宝马对这款车的期待是「汽车革命」「改写历史」,在新能源汽车尚未大举进军之时,用一种颠覆性的产品改变人们对于纯电动汽车的观念。不可否认,宝马i3推出的纯电版本、增程版本、以及多种充电模式,都是在纯电动汽车真正被接纳之前,为用户提供一种尽可能便捷的使用方式,而不是以一种颠覆过往的用车习惯来让消费者被动适应。 宝马i3从2013年上市至今,全球销量仅次于日产聆风和特斯拉Model S,不过实际销售数据不到20万,主要销售领域在欧洲和美国,不同于特斯拉的性能和科技,宝马i3打动消费者的卖点还是在便捷出行上。比如在中国,宝马i3进入市场的方式就是共享汽车。 2概念落地之前,插混作为缓冲 宝马在最早成立i品牌的时候表示,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应该是给予消费者全新出行体验,因此无论是i3还是i8,宝马对这两款车的研发都采用了创新的研发思路,比如宝马i8作为一款跑车搭载了一套三缸发动机的混动系统,在过去就经常被诟病不够「硬核」。 但即便如此,宝马对于新能源车的研发和发展思路仍旧值得被肯定。时间回到2013年,宝马i3的诞生与其他基于传统燃油车改造而来的新能源车相比,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市场认知作用。 不过,从宝马决定停产i3、i8的举动来看,在未来数年受制于环保法规约束的节点,宝马更倾向于重新回常规统的新能源车发展道路。可以看到,最近几年宝马在主力车型上推出的插混版本销量持续攀升,而在宝马的2025年规划里,拥有13款插电混动车型,覆盖了宝马品牌的所有车系。 比起奔驰的EQ系列和奥迪的e-tron,宝马似乎在纯电动领域的步伐更慢一些,去年底亮相的iNext概念车最快也要到2021年才会上市。从2013年宝马i3上市到最终告别市场,很长一段时间宝马的纯电动量产车几乎空白。宝马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了对纯电动技术的要求,包括模块化和高效集成等理念,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功率密度和车型适配性,这些可能是拖慢宝马研发节奏的主要原因。 另外,从宝马在新能源领域规划里,还可以看到两个想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