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车主维权扯掉行业遮羞布 汽车消费环境亟需重建
时间:2019-05-18 07: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编者按: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逐渐平息,但对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产生的影响并没有停止,其所暴露出的问题,涉及体制、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这才是产业界最应关注的问题。汽车4S店是汽车产业的主流销售模式,但由此衍生的各种弊端正在大量显现。从本期起,本报将推出“维权事件透视行业痛点”系列报道,聚焦在汽车销量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汽车消费环境的痛点与改善途径。 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事件不仅给厂家和经销商带来负面影响,也唤醒了众多车主的维权意识,类似维权事件时有发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消费者与厂商矛盾的集中爆发以及被社会广泛关注绝非偶然,在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授权模式弊病已经累计至难以掩盖之时,也是行业必须做出深刻自省的时刻了。 ► 厂商关系跌入低谷 经历20余年的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国内车市在2015年左右已经显露疲态,此后因政策因素又掀起一轮增长小高潮后,到2018年已是强弩之末。此时,不少主机厂依然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毫无节制地向经销商压库,导致经销商资金周转困难,投资人及店总怨声连连。 日前,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的《2018年汽车经销商对厂商满意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汽车经销商对厂家满意度平均值为66.2,相对往年下降明显。影响经销商满意度的原因主要有厂家强行压库,销售目标不切实际、销售价格严重倒挂。《报告》显示,仅有6个品牌的经销商完成了厂家下达的销售目标。 去年超过一半的经销商出现亏损,39%的经销商在去年亏损100万元以上,仅有12%的经销商盈利500万元以上。《报告》显示,27%的经销商2016~2018年三年全部亏损,仅有29%的经销商能够连续三年盈利,38%的经销商投资回报期在6年及以上,仅23%的经销商投资回报期在3年及以下。 产能的急速增加与汽车消费市场的萎靡,使得汽车产能过剩的苗头越来越明显,供需关系严重失衡,这对全行业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实际上,关于厂商充分沟通、平等对话的呼吁在业内早被反复提及,但作为主机厂仍然会以销量为首要目标,作为产品提供方和政策制定方,主机厂更难放下身段听取经销商诉求。 对此,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呼吁,汽车生产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体,应当充分重视市场一线的声音,与下游汽车经销商们进行积极的、建设性的对话合作,找到净化汽车消费环境、扩大汽车消费、消化产能,降低渠道运营成本的办法和模式,进而实现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车主对4S店心存芥蒂 十年前,4S店就是汽车品牌的代言人,4S店专业高品质服务的形象深入人心,但随着市场竞争多元化及个人社交平台等传播方式的爆发式增长,4S店“小病大修、以次充好”的案例屡见不鲜,个别不良商家拖累整个行业声誉大跌,经销商与消费者间的信任度逐年下降。不少车主甚至将4S店戏称为“四儿子店”,其客户关系维护之糟糕可见一斑。一位车主向记者表示,尽管对4S店信任度大不如前,但其他维修店让她感觉更不靠谱,因此只能忍气吞声,仍旧回4S店维修保养,但其心中早已充满怨气。 相比与经销商当面沟通,消费者的诉求要想得到主机厂的重视则更加困难。主机厂长期处于食物链顶端,对外宣传将客户当作上帝,其实一旦出现问题就推给经销商处理,或者以各种借口拖延并讨价还价,所以消费者要么根本联系不上主机厂,要么从主机厂得到的回复就是“我们正在调查”。但是,在这次事件中,厂商公关惯用的“拖”字诀被消费者维权的决心和变化了的传媒发展形势所击垮。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传播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变,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不是简单地将钱的投放从纸媒转移到网站、自媒体上那么简单,需要重新构筑全新的传播体系和公关反应机制,否则类似事件还会不定期重演。 车势科技创始人陈昊星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消费者与汽车厂商之间的隔阂日渐加深,传统汽车经销模式实际上不是C本位的思考方式,而是以销售为目的,因此难免出现价格不透明,欺瞒消费者的做法,出现问题后厂商能拖就拖,争取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小,将消费者放到了次要位置。而初创公司往往更加重视客户体验,重视客户信息反馈和及时改善服务质量。他认为,厂商需要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利用新零售拓展销售渠道,逐渐赢回消费者的信任。 ► 汽车消费维权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