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宝马入局 外资网约车来了!

  网约车已经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领域,一方面是安全、监管问题引人注意,另一方面则是入局者越来越多。全媒体记者留意到,随着多项网约车新政的逐渐落地实施,近段时间,传统车企与网约车、共享车企业的合作案例频出,甚至连跨国车企也紧盯这块蛋糕。各大车企纷纷入局网约车市场,企图在移动出行领域分一杯羹。他们的加入,能给网约车市场带来什么变化呢?

  宝马获外资网约车

  首张许可证

  国内网约车市场迎来了一位“白肤碧眼”的新成员。日前,德国知名汽车制造商宝马宣布,宝马已在成都取得网约车市场营资质,并将于今年12月份正式在中国市场推出网约车服务。全媒体记者留意到,早在今年4月,宝马汽车就在成都建设了一家全资子公司——宝马出行服务有限公司,直至11月正式获得成都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营许可证”,可谓“预谋已久”。至此,宝马成为第一家在华拿到网约车牌照的外资车企。按照宝马汽车规划,初期将会在成都投入200辆宝马5系轿车,包括燃油版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并且会为这些车辆配备专门的网约车司机。宝马同时也表示,宝马将转型为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有机会的话,希望业务能扩展到其他城市。

  记者留意到,公开资料显示,国内市场上,自吉利汽车成为国内第一家涉足网约车的主机厂商后,诸多厂商跃跃欲试。从近年来车企的布局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布局共享出行,尤其是入局网约车市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车企的选择。同样是豪车巨头,此前戴姆勒也有意与吉利在中国成立网约车合资公司,双方各持50%股权的消息已引起业内关注。众所周知,吉利在网约车领域早有布局,曹操专车目前运营状况良好。戴姆勒借此机会入局中国高端网约车市场的“野心”昭然若揭。

  【趋势】

  “网约车”是车企

  试探未来的途径

  随着《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落地,网约车愈加规范化和规模化,网约车市场经营主体开始多元化,网约车也成功改变了热门的出行方式。对于车企来说,在车市下滑及5G互联到来的背景下,“网约车”的蛋糕,成为车企们多元化发展的香饽饽。

  除了宝马外,不少车企牵头的“官方”网约车公司,已经在发展的半路上。记者留意到,今年4月23日,首汽约车宣布与中国一汽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智能共享出行上大展拳脚;今年5月,大众集团与滴滴出行签订协议,就组建合资公司一事进行洽谈;也是5月,众泰汽车与福特汽车旗下子公司福特智能出行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布局智能出行领域;11月18日,上汽集团试运营网约车平台“享道出行”,定位网约车中高端市场,采用“自营新能源车”提供服务;在2018广州车展上,大众汽车旗下出行公司“逸驾智能”亮相广州,宣布将与本土出行企业合作,布局网约车、分时租赁出行市场;此外,还有江淮汽车出资设立的“和行约车”网约车平台。

  对于车企扎堆“抢滩”网约车的趋势,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表示,共享出行当下正处在一个风口期,福特和众泰、大众和滴滴,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吉利和戴姆勒在这一领域合作,是整车厂业务模式的一种探索。他表示,当前车企在共享出行领域进行了形色各异的合作,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抢滩”共享市场。首先共享出行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这个领域目前没有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独占鳌头。“现在的布局是车企们触角的延伸和摸索,避免在未来的某个市场领域处于被动。”

  【调查】

  共享出行是车企布局新能源车的关键

  记者从交通部公布的数据上留意到,截至2017年,网络预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2.25亿,但目前只有10万名持证上岗的网约车司机。面对广阔的网约车市场、庞大的用户需求,网约车市场存在的供给缺口,是各大车企谋划入局的原因之一。但摆在车企面前的未来其实并不算美好——网约车不盈利是公开的秘密!从早就入局如今一家独大的滴滴,至最新入局的美团等,网约车业务都仍处于亏损状态。面对这种状况,为何车企还在前赴后继地争相进入?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当前各大车企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但私人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有局限,结合“双积分”制等,车企的新能源汽车要做大,此时共享出行领域,如网约车、共享租赁等,就成为这些新能源汽车的“出口”。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