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开启中国自动驾驶新篇章
时间:2019-06-19 09:4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爸爸,为什么这个车还不能自动驾驶?” 7岁的儿子这样问章健勇。他是蔚来的自动驾驶总监,儿子看到爸爸每天为了“自动驾驶”披星戴月,不明白为什么汽车的驾驶座上还需要人。 虽然已经为它忙碌了三年多,他也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抵达“全自动驾驶”那个终点。2019年6月10日,蔚来开始陆续向用户推送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七项新功能,这是他目前到达的站点。 话题性十足的蔚来,成为目前唯一自主正向研发自动辅助驾驶技术并向用户交付的中国汽车品牌。 NIO Pilot(蔚来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能够让汽车在高速和拥堵路段自动调整跟车距离、保持车道;驾驶员打转向灯,汽车可以自动变道;停车时,驾驶员只要配合速度和档位,汽车可以自动开进车位;出车库时,前侧来车会预警;车上屏幕实时显示限速信息。 在此之前,它已经实现了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后侧来车预警等功能。 自动辅助驾驶,是通往全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这些功能是章健勇和同事们一砖一瓦从零搭起的。他已经习惯了在每天往返80公里的通勤路上,开不同的测试车上下班,找新问题。 虽然儿子并没有因为爸爸的工作而爱上汽车,但这位清华毕业的工程师在问到是否因为自己的工作而有成就感时,笑着顿了一秒说,“有。” 1.60年的造车梦 “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小轿车开会就好了。”这是1956年4月毛泽东主席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希望。两年后,中国第一辆轿车“东风”出厂了。此后,又有了“国车”红旗。但在燃油车时代,国产品牌始终未能跻身世界主流。 进入新世纪,中国消费复苏,2008年中国汽车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此后蝉联全球第一。受新能源和移动互联网的加持,智能电动车迎来全新的机会。 李斌是汽车行业的持续创业者,先后创立“易车”至上市,又作为天使投资人和董事长扶持了“摩拜单车“的壮大。2014年,他把目光转向造车领域,40岁再次创业,做“蔚来”。 ▲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 1989年出生的李天舒是蔚来的001号员工。在校期间,他曾经作为北航队长,参加了李斌资助的大学生电动方程式,由此结识。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去问李斌的意见,结果被拉入了李斌的创业项目。 一开始听到要做新能源汽车,他是警惕的。那时招一两百人、注册一个中关村产业园、搞一个电机研发,一两个亿砸出个车来,他觉得没意思,虽然很多人这么做。打动他的,是李斌希望在技术和研发上树立起一个品牌。 他们研究过很多产品,也考虑过做十几、二十万的车,但最终被特斯拉触动了。“特斯拉的逻辑、架构非常纯粹。”这才是未来汽车的趋势。 在李斌看来,中国汽车做了太久的追随者,因为人才和资金都不行,但是现在这些条件成熟多了,应该有公司可以把全球最好的人和合作商集中在一起做点东西出来。在确定高端定位后,需要匹配的是技术,配置和功能。 接过这个担子的是黄晨东。这位机械工程学博士,先后在福特汽车和上汽集团负责新能源车的开发。 2015年3月,他是李斌找来的第一位技术专家。“做高端车型是李斌的决定,我需要决定的是用什么技术把它撑起来。” 让车辆高端的是功能,升级功能在于掌握核心技术。他们的共识是六项技术要抓在自己手里,“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和“三智”(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前者,是电动车的基础;后者,是换道先跑的机会。 2.路线之争 如果可以对2015年的自己说句话,李斌也许会说,“自动驾驶技术不用考虑外包。” 在三年后交车的红线下,对于“三智”中的自动驾驶技术,他们没把握自己能按时做好,于是选择“两条腿走路”,用黄晨东的话说是“一条洋腿,一条土腿”,一边买德国百年企业博世的全套解决方案,另一边自己开发。黄晨东是自动驾驶早期的负责人,把国内研发的任务交到了也是上汽来的章健勇手上。 斟酌之后他们发现,除了芯片以外,都能自己来。芯片开发成本很高,当时全国都没有合适的汽车芯片。他们选择用市面上最成熟的MobileEye,一家以色列公司的产品,2016年底,黄晨东自己飞到耶路撒冷去谈合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