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村脱贫调查(2)
时间:2020-10-09 04: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道路变通畅,出行享便捷。过去,华溪村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泥石路通向村外,生产生活物资基本靠马驮人扛。如今,村里全面实现了组组通水泥公路、户户通人行便道,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民们走到哪里都感觉踏实放心。 石柱县华溪村中华蜂蜜生产扶贫车间。摄于2020年5月。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产业在奔跑中壮大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华溪村过去穷,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很大原因在于只有苞谷、红苕、洋芋“三大坨”,没有任何能致富的产业。如今,村里抓住产业这个根本,规划产业、发展产业、壮大产业,为脱贫致富提供了动力源。 规划搞起来。华溪村山高谷深,植被茂密,百花绚烂。村里结合县里30万群中蜂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中华蜜蜂谷”,紧紧抓住蜜蜂做文章。现在,主导产业覆盖了所有贫困户,2019年带动贫困群众户均收入5890元。在发展中蜂产业的同时,村里还规划种植脆桃、脆李、吴茱萸、木瓜等集观赏、蜜源、增收功能于一体的经果林;林下套种效益好的辣椒、西瓜、黄精等,对生态要求极高的莼菜种植也发展起来了。 企业办起来。华溪村的干部群众认识到,培育市场经营主体是产业发展的支撑。为此,成立了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并与16户村民共同出资成立了旅游公司。村里有了公司,发展就有了依托,村民们的积极性也就调动了起来。村里依托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开办网店,建成扶贫车间,推动产业从“一产独撑”到“接二连三”。去年,村里的农副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卖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销售收入达到212.3万元。 资源活起来。产业发展盘活了140亩撂荒地,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后,293户村民用1088亩耕地的经营权入股旅游公司,使沉睡的土地资源变成了资产。尝到甜头的村民们还把溪流、古桥、老树、土家族吊脚楼等文旅资源整理出来,变成了发展生态旅游的资产。如今,“家乡就是好地方,挣钱不用去远方”正成为全村人的共识。2019年,华溪村有26人返乡创业和发展生产,建立了15家品牌民宿,全村旅游创收50余万元,带动30户贫困户增收。 利益联起来。过去,由于发展思路受限,产业发展较少惠及贫困人口。如今,村联合社在劳务用工和效益分红中,重点向贫困人口倾斜,将贫困户纳入产业发展链条。同时,探索建立兼顾股东、困难群众、村集体三方利益的共享机制,把村联合社利润的60%用于全体社员分红,30%作为村扶贫济困基金,10%作为村集体公益金,使全村人都能受益。贫困户陈朋过去不爱劳动,还染上酗酒的毛病,曾经把村里送的一头能繁母猪转手卖掉换酒喝。如今,在利益联结机制下,他把自家7.54亩田地入股公司后,每年享受租金和年底分红;又代种代管4.9亩黄精,2019年工资收入4900元;黄精上市后,还能分得20%的收益。在村里党员、干部的教育带动下,陈朋不仅不再混日子,还积极要求进步入了党。他说:“村里变化这么大,感觉日子有了奔头。现在入了党,更要发挥带头作用。” 位于石柱县华溪村的中益乡小学全貌。摄于2020年4月。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力量在奔跑中凝聚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鞍山市人民政府规章修正案
- 下一篇:贵阳市电动自行车上牌遇到这些问题咋办?解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