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的前世今生(2)
时间:2020-08-12 21:0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2015年11月,卡梅伦就英国留在欧盟开出四大条件:一是确保欧洲共同市场对英国等非欧元区国家一视同仁;二是增强欧盟的竞争力,减少对成员国经济的束缚;三是允许英国不参与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增强欧盟成员国议会的权力;四是控制欧盟进入英国的移民,限制欧盟移民在英国领取就业者福利的权益等。 ————脱欧走向高潮———— 2016年2月2日,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发表公开信,对卡梅伦开出的四大条件进行近乎“点对点”的回应,并提出欧盟改革倡议,以期使英国继续留在欧盟。 2月15日,图斯克再度表态,称倡议“必须能够被28个成员国接受”,并希望能在2月18日-1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2016年欧盟春季峰会上达成协议。图斯克认为:若未能达成协议,恐损及我们共同的前途。 2月15日晚间,法国总统奥朗德与卡梅伦举行会谈。卡梅伦发言人会后称,双方“在英国提出的(改革)协商问题上进展良好”,图斯克的倡议为春季峰会达成协议提供了“坚实基础”。 2月17日,欧盟内部分量最重的人物——德国总理默克尔公开表态,称英国要求欧盟改革的许多内容“正当并可以理解的”。她表示,有些问题不仅仅涉及到英国的自身利益,在“欧盟提升竞争力、透明性,减少官僚主义”等方面,德国同样关注。 最终,经过2天的艰苦谈判,2月19日晚,英国和欧盟在布鲁塞尔就欧盟改革问题达成协议,欧盟28国领导人同意英国保留其在集团内的“特殊地位”。 2月20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召开内阁经济会议,并在会后宣布,英国是否脱离欧盟的全民公投将于6月23日举行。 然而,2月21日,伦敦市长约翰逊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一篇2000多字的专栏文章,表态支持英国脱离欧盟。从而将本次英国脱欧“闹剧”推向最高潮。 约翰逊称,英国留在欧盟会导致“民主被侵蚀”,而公投将是“一生一次的机会,投下真能有所改变的一票”。 ————脱欧原因———— 英国虽然加入了欧盟,却与之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其根本原因是历史关系影响下的主权捍卫以及国际战略关系的选择,导火索是欧债危机的爆发与党派争端,中间牵扯的是千丝万缕的制度束缚和经济利益纠缠。 “脱欧”争论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英国在欧盟预算中���担的份额。以2013年数据计算,英国是欧盟财政预算第二大净贡献国。令英国人不悦的是,一些欧元区国家在金融危机后降低了贡献额,导致英国贡献比例大幅升高。金融危机前,英国每年为欧盟预算贡献大约40亿欧元,2014年时达到100亿欧元;占本国国民总收入(GNI)的比例也从0.2%升高到0.5%以上。 而欧债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坚定了英国脱欧的决心。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使欧盟愈发认识到:只有欧元区实行统一的财政政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统一的社会政策,欧元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在这一理念推动下,欧洲大陆经济体要求加强欧洲政治联盟的呼声增强,而其正是英国一贯反对的。 此外,劳动力迁移、银行业联盟等英国极为敏感的问题也不断刺痛英国人的神经,英国在欧盟中秉持“不满意就投否决票”的作风,最终甚至干冒退欧公投的风险也要采取强硬态度来守护国内利益。另一方面,英国主动出击更是希望通过公投以威胁欧盟,旨在赢得更多利益与话语权。 政治压力进一步使退欧公投迅速提上日程。早在2010年英国大选之前,保守党就在竞选纲领中提出,要将部分权能从欧盟收回。保守党执政���,英国“疑欧派”不断壮大,给予首相卡梅伦极大压力:卡梅伦2013年1月正式承诺“若保守党赢得2015年大选,则将在2017年底前就英国是否退出欧盟举行全民公投。” ————脱欧影响———— 英国脱欧的诉求其实“很简单”——它想“搞特殊”,既要享受欧洲市场一体化带来的好处,也不愿牺牲一体化进程的政策灵活性和自主性。而且从某个角度上看,政策的灵活性与自主性的重视程度要更高一些。于是就不难推导,倘若英国真的和欧盟闹分手了,那么英国还将不遗余力地保留与此前同等地位的市场准入,哪怕分别和每个欧盟成员国进行谈判也在所不辞。问题就在于,英国是否担待得起这种市场动荡和经济冲击。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三亚各部门积极部署防御台风“卡努”
- 下一篇:巴黎圣母院给黄鹤楼写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