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黑土地,还要向科技要产量
时间:2020-07-26 02: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mute max volume
repeat
◎ 王迎霞 科技日报记者 杨仑 肥沃的黑土地,丰沛的松江水,一望无际的玉米拔节而生,绘就这个季节最美的图画。 坐标:吉林。这里是与美国、乌克兰齐名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全国每种出8穗玉米,就有近1穗产自于此。 7月22日,正在吉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走进玉米地中,察看黑土层土质培养和玉米长势。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真理。然而黑土高产丰产的背后,却是长期透支导致黑土层变薄、土壤有机质下降的问题。 如何使黑土地重焕活力? 吉林坚持向科技要效益,为实现粮食稳产高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按下“快进键”。
央视《对话》栏目:保护黑土地 值得总结和推广的“梨树模式” “你们探索实施玉米秸秆还田覆盖,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起到防风蚀水蚀和保墒等作用,这种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模式,便是“梨树模式”。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秸秆全部还田并覆盖在地表,将耕作次数减少到最少。从土壤疏松到免耕播种,从施肥到病虫草害防治,田间生产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 这一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从2007年起研发创建的技术体系,目前已形成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和玉米秸秆条带旋耕还田技术两种技术模式,示范推广面积由最初的200多亩发展到2020年的210万亩左右。
为保护黑土地而生的“梨树模式”,耕种效果如何,农民最有发言权。 “现在这种秸秆支楞巴翘的玉米地,以前会让全村人笑话。但是经过多年的探索,证明这种种地模式十分可行。”梨树县梨树镇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文镝说。 秸秆覆盖还田,给黑土地盖上“被子”,水土保住了,地力上来了,每公顷节约成本1000-1400元,玉米产量能增加10%左右。 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今年预计玉米产量15亿斤,农民增收2500余万元。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张晓鹏 摄 科技加持,让黑土地再产硕果累累 总书记强调,“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农业现代化,是他牵挂的大事。 位于梨树县八里庙村的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52岁的理事长卢伟早就意识到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性,他投入资金450万余元为合作社购置了农机具。 卢伟的超前意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省浓厚的农业机械化推广氛围。 吴刚 摄 杨立峰 摄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以来,吉林省科技厅累计投入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组织实施了近百项相关农机装备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33项,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08件、实用新型专利107件。 再回到玉米种植上。 从2007年起,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所张旭东研究员牵头在梨树县高家村建立了免耕秸秆覆盖技术研究基地。 2008年以来,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农机推广总站的工作人员联合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关义新博士等,成功研发我国首台玉米免耕播种机样机,至今在东北玉米主产区广泛应用。 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李刚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现代玉米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又助推了绿色玉米标准化生产。 有了科技的加持,黑土地再产硕果累累。 发展农业现代化,吉林下好“先手棋” “你们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合作社发展道路,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发挥了得天独厚的土地优势,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效益都有了很大提高,很有意义。”习近平在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出。 而这条农业现代化之路,亦是吉林省委、省政府补齐“三农”领域短板、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探寻之路。 杨立峰 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