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从三轮到奥迪 依靠TA 新乡这些种地农民的“座驾”不断升级

原标题:从三轮到奥迪,依靠TA,新乡这些种地农民的“座驾”不断升级

  茹振刚和李德岭,一位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科学家,一位是新乡县朗公庙镇毛庄村普通农民,因为小麦,二人有了交集。2012年2月22日河南日报曾报道《小三轮拉来的首席专家》,今年5月31日河南日报再次报道《接专家,从“小三轮”换成小轿车》,讲的都是他们之间的故事。

从三轮到奥迪 依靠TA 新乡这些种地农民的“座驾”不断升级

  6月7日,在毛庄村最后一块小麦收割现场,记者又见到了李德岭。他穿皮鞋、戴手表,开着 “奥迪A6”,头发一丝不乱……动作不紧不慢,形象斯文儒雅,看上去一点不像农民。

  “几十年前种地靠蛮力,吃苦受罪产量低。”李德岭说,现在种地信赖科学技术,良种加上良法,把种地从“掏力活”变成“技术活”,农民也能和城里的“白领”一样,不用风吹日晒、挥汗如雨就能实现高产赚到钱。

  30多年前,李德岭结识了茹振钢,也第一次尝到科技的“甜头”。

  (小标)30多年前,骑着自行车接专家

  1986年,沿着崎岖的乡间小道,一辆“嘎吱”作响的自行车,驮来了年轻的小麦专家茹振钢。

  茹振钢此次毛庄之行,是要向村民推广他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百农62,并向大家义务传授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但当时大多数村民并不相信这个城里来的年轻人,因而对茹振钢的“上门服务”并不买账。

  当时李德岭高中毕业,又自学取得了第一届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的毕业证和中国农业函授大学的结业证,是村里的农业技术员。茹振钢带来的良种和良法,让他眼前一亮、如获至宝。他选择无条件相信比他还小两岁的茹振钢,当年就带头种上了百农62。

  第二年麦收的时候,李德岭家的百农62亩产达到了的300公斤——现在看来,这个产量低得“可怜”。可在当时,毛庄村的小麦亩产普遍低于100公斤,300公斤的产量前所未有,甚至之前连想都不敢想。

  看到茹振钢的成果如此“神奇”,村民们震惊了、服气了,全村3000多亩地很快全部改种百农62,毛庄村也迅速解决了温饱问题。

  (小标)10多年前,开着“小三轮”接专家

  在农民 “考察”茹振钢的同时,茹振钢也在考察毛庄村的农民。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李德岭,赢得了茹振钢的信任和尊重。茹振钢还发现,李德岭有文化、懂技术,一样的种子一样的田,他家的小麦产量总比别家高。李德岭的人品和能力,都通过了茹振钢的“考试”。

  从此,茹振钢每培育出一个小麦新品种,都放心地交给李德岭大田试种。1995年,茹振钢把育种基地迁到毛庄村,正式和李德岭建立“搭档”关系:茹振钢负责提供最新科研成果,李德岭通过种植进行示范;茹振钢负责“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李德岭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完善。

  这时,李德岭的代步工具已“升级”为“东风三轮”。随着“小三轮”一趟趟拉来茹振钢,李德岭的种植水平快速提高,不断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成了一名种田大户,靠科技种田年年丰产丰收,实现了快速致富。

  要自己致富,光有文化、懂技术就行了;如果想带动更多人共同致富,还要能经营、会管理。2003年,在茹振钢的帮助和指导下,李德岭成立自己的种子企业金蕾种苗有限公司,发展2万亩小麦良种繁种基地,带动2000多户农户每年增收200多万元。

  (小标)如今,开着小轿车接专家

  有了茹振钢这个大专家的指导,有了李德岭的示范带领,毛庄和周边村农民从卖商品粮发展到卖种子,高产高质高价,年年增产增收。近年来,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和李德岭一样,逐步把代步工具又从“小三轮”“面包车”换代为小轿车。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