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一箭双星!长征十一号火箭第九次成功发射

  5月30日4时13分,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呼啸而出、直刺苍穹,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两颗新技术试验卫星G星、H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技术试验卫星G星、H星主要用于在轨开展新型对地观测技术试验。

  从2015年9月首飞至今,长征十一号火箭已连续九次成功将39颗卫星送入太空,连续9次高精度入轨、零窗口准时发射,充分展示了火箭优异的可靠性、任务适应性和多样化发射能力

  发射场景多:

  “大陆、大海”任尔翱翔

  长征十一号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可在不同发射场、海上和陆地实施发射的固体运载火箭。火箭全长近21米,重58吨,起飞推力120吨,兼容2米和1.6米两款整流罩,可将5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

  “与以往的发射任务相比,此次发射任务实现了三个突破。”长征十一号火箭总设计师彭昆雅介绍,这三个突破,即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火箭发射任务;首次采用2米直径整流罩;首次采用全新信息化发射平台实施发射。

  继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陆上发射和山东海阳的海上发射之后,此次长征十一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发射任务,充分利用新发射场的地理纬度、海拔高度的优势,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合练和首飞任务,充分验证了运载火箭的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彭昆雅介绍,与此前1.6米直径的整流罩相比,此次任务首次采用2米直径整流罩,为卫星提供了更大的使用空间,更好满足多星发射需求。发射的两颗卫星采用串联布局,首次在固体运载火箭上设计了内支撑结构,将整流罩隔离出“loft结构”,能够为卫星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搭乘体验”。

  在此次任务中采用的全新的发射平台具有高度集成、高度智能的特点,具备独立实施发射能力。可灵活选择发射点,大幅增强陆地发射的轨道适应性。采用智能化测试系统,大幅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

  “通过此次发射充分验证了长征十一号火箭对发射任务的适应性和多样化发射的能力,未来火箭还将持续增强海、陆全域发射能力,将长征十一号火箭打造为国内适应性较强的运载火箭。”彭昆雅说。

  履约周期短:

  “快响利箭”名副其实

  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中,长征十一号火箭有“快响利箭”的美称。更重要的是,科技人员在不断总结发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革新,使“快箭”越来越快。

 1/3    1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