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动创新引擎 产业高速奔驰(2)
时间:2020-05-25 09:2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作为在国内机场领域人脸识别占有率第一的企业,瑞为技术为大兴国际机场提供全流程“刷脸”登机服务。企业超300台的“刷脸”黑科技,占据了大兴机场90%以上的人脸识别服务市场份额。 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科华恒盛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航站楼、飞行区提供高端电源解决方案,电力及能源综合监控解决方案,助力亚洲最大机场演绎“透明机场”的多场景实践。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创业格局逐步确立,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活力。 被业界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的2019年度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揭晓,来自厦门火炬高新区的两家企业项目——快商通、云知声获奖;在不久前举行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厦门视诚科技提供业内领先的真4K级别解决方案,为国家盛事护航;科华恒盛于近日获评“2019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已连续5年上榜;2018 年,高新区企业亿联网络 SIP 话机全球市场占有率为 27.3%,排名全球第一,继前一年跃升全球第一后成功蝉联…… 作为厦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重要载体,厦门火炬高新区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统揽,发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带动效应,围绕技术、人才、金融、孵化、技术交易等领域,全方位促进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 “让营商环境成为园区的重要竞争力。”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率先实施“515”工程到推动修订《厦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再到“创新十条”“智能制造十条”和“创新新四条”“促进技术交易”等政策,火炬高新区出实招、重实效,为企业成长培育“温床”,让“三高”企业轻装上阵,加速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瞪羚企业总数达60家,总数位列全国第8;成功培育7家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亿元以上企业达到300多家;多个行业细分领域“单项冠军”在园区集聚:美亚柏科电子取证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居全国第一、云知芯量产全球首款面向物联网的人工智能芯片、科华恒盛位居国产UPS第一品牌、四三九九是中国最大的游戏门户网站。截至今年9月,厦门火炬高新区已有从业人员30万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193名,其中国家级人才37名、省级人才179名,市级人才977名。 厦门火炬高新区供图业态新,布局高端 随着5G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抢占“5G+时代”的先机成了新一轮产业布局的重要方向。今年“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厦门分会暨产业招商推介会上,厦门市5G联合创新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与此同时,瞄准厦门成为全国第一批5G预商用城市的先机,厦门火炬高新区联合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厦门分公司、信息集团加速5G网络部署,以厦门软件园为载体,打造全省首个5G产业园区。 在5G修建起的这条“宽阔马路”上,一批5G创新应用已经率先开跑。 借助5G网络,戴上VR眼镜,眼前呈现出绚丽的舞台和挥舞的荧光棒,体验者仿佛置身于演唱会现场,根据演唱者的不同喜好,还有多种场景可供自由切换;在5G-AR试衣镜前摆动双手,就能轻松尝试多种穿搭;打开手机App,即可随时预约园区内的5G微循环网约巴士,轻松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目前,美亚柏科、网宿科技、根号叁、造梦科技等多家高新区企业已加入5G联合创新中心,并与厦门移动、信息集团达成5G合作,开启5G应用的创新研发及成果共享。 培育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新增长极,厦门火炬高新区瞄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数字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加速产业集聚发展。 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火炬高新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应用落地,引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目前,园区已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产业基础,相关机构分析表明,火炬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综合影响力在全国高新区中位列前八。 “要让新技术、新业态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吸金石、催化剂。”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园区结合产业特色,瞄准新兴产业,精准招商,提前布局,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人才落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