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合肥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2614户 大众投资信心正逐渐恢复
时间:2020-05-20 13: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5月19日上午,“真抓实干创先争优——国务院督查激励专项工作巡礼”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在合肥市政务会议中心举行。会上介绍了合肥市商事制度改革举措及成效。 据悉,合肥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近日受国务院通报表彰。4月份,合肥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2614户,环比增长46.74%,大众投资信心正逐渐恢复。 全程电子化登记20304户 自2017年起,合肥市推进“口头申请、当场发照”的个体营业执照改革,提升注册登记便利化水平。 去年4月,该市在瑶海区先行启动“个体登记”智能审批试点,借助自助一体机实现个体登记“随到随办、立等可取、秒批发照”。 去年8月31日,该市研发并启用“企业登记”智能审批系统,成功覆盖主城区,进一步提升了全程电子化水平,优化便企服务。 目前,全市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办结率达95%,其中无人工后台审核的智能审批办件率已超过80%。 疫情发生至今,全市共完成全程电子化登记20304户,其中智能审批8985户,17394户企业通过银行代办点就近完成营业执照打印,真正实现“365天、7×24小时”不打烊智能审批。 “长三角”政务服务受理窗口县区全覆盖 同时,合肥市积极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力推信息互享互认和平台互联互通。通过“流程再造”和“信息共享”,去年该市成功将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拓展至开办企业上下游环节,在全省率先实现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银行开户、社保登记、公积金开户六个环节“一网通办”“一日办结”,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通畅运行。 2018年12月7日,合肥市将全国首台跨省异地通办商事登记自助一体机送往上海松江区落户,发出了全国首张异地“零见面”审批营业执照,对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工作迈进“一体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去年,长三角G60联合办公室在该市召开九城市工作推进现场会,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专窗管理规范》市级地方标准。这是新《标准化法》实施以来合肥市获得地方标准制定权后发布的首个市级地方标准,全市“长三角”政务服务受理窗口实现县区全覆盖。 目前,“长三角”26个城市的市民到合肥投资开办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均无需到合肥往返。 便企服务推进 为延伸注册登记触角,合肥市在全市8大银行布设120个企业注册登记银行代办点和49台全自助一体机。并免费为企业办理全程电子化注册登记咨询、代理申报、证照领取、企业开户等业务;在市内比较偏远的产业园区内设立园区服务分中心,为园区内及周边企业提供市场主体登记代理服务。 同时,全市统一营业执照专用章,登记信息通过网上传输审核完成后即可到一体机或就近登记机关领取营业执照,实现营业执照全市“通办通取”。 此外,为推动企业登记注册与银行开户流程的深度融合,与中国银行合肥分行携手合作启动“电子营业执照办理银行开户”项目。并发布政银合作公告,邀请商业银行参与企业开办代办业务,实现“全城通办、多点办照”新格局。 4月份,合肥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2614户,环比增长46.74%,大众投资信心逐渐恢复。 “网上办事要像网购一样方便” 去年9月2日起,合肥市企业开办三个环节可“一日办结”。2019年10月份实现“一日办结”常态化。 同时,自2019年1月1日起,合肥市出资免费为新设立企业刻制法定名称章、财务专用章、法定代表人名章等印章,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截至4月底,累计为113840家企业免费刻制341520枚公章,政府购买服务合计投入3415.20万元,为企业节约了7968.80万刻章成本。 此外,围绕“网上办事要像网购一样方便”的目标,合肥市规范网上业务流程和办事标准,杜绝行政审批权力寻租;在全市各窗口、代办点设置了160台查询终端电脑,培训了200多名商事登记咨询导办员。市本级设立“线上店小二”4名,专门开展网上、电话业务咨询,为办事人进行帮办导办热情服务。 合肥市还开设了疫情“绿色”通道,采取“一站办理”“一个环节”“一天领取”等措施,为具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开辟审批备案绿色通道。疫情期间共计为35家企业办理产品和生产备案,“零障碍”实现防疫物资企业快速投产。(记者 徐慧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