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李肇星点赞山东“改文风”,给大众日报“投稿”提到田汉、毛泽东……(3)

当前文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下面,根子在上边。有的领导干部层层画圈,习惯当甩手掌柜,过手的文件不闻不问,把关责任流于形式。有的要求别人改文风,自己却喜欢高谈阔论、夸夸其谈,抓工作不明就里、大而化之。有的思维固化、不想创新,依赖老经验,习惯老方法,喜欢老风格,画地为牢,囿于框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干部缺乏自觉和行动,不愿进行自我革命,甚至对下级的文风改进不以为然,文风终归难改。

文风问题,究其根源是责任心缺失、政绩观错位。在个别干部眼中,与其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上下苦功夫、硬功夫,不如“以不变应万变”来得容易;与其做过细工作,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拿出实实在在的干货,不如东抄西搬、走走过场;与其动真碰硬、压实责任、一抓到底,不如当“好好先生”,落个好人缘。如此以来,初心和使命也就在各种文字游戏中渐行渐远了。

徙木立信,以上率下。领导干部要有带头改的自觉,以刀刃向内勇气,对不良文风来一场大扫除。要从思想根源入手,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经常叩问初心,及时修正纠偏,不断砥砺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要以实事求是为本,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破除开会、发文、考核“三板斧”的路径依赖,多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多用“身影”服务,少用“声音”指挥。对一些必要的发文、讲话,要勤动手、出思路、谈看法、把好关,拿出具体务实可操作的硬招、实招。领导干部带头,以身作则,当好示范,先改起来,改实一点,推动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改文风的良好氛围,改文风才能改出新风、改出成效。

(四)讲群众听得懂的话

鲁义

群众的思想最鲜活,语言最生动。改进文风,就得从学好用好群众语言做起,多讲群众听得懂的话,办好群众最急需的事。

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开会讲话,照本宣科、寻章摘句,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台下听得昏昏欲睡;有的干部到基层调研,对矛盾问题,顾左右而言他,只会说模棱两可的“官话”,不会说解决问题的白话;有的部门出台文件,“鼓励、引导、支持、推动”的空话讲了一堆,解决发展之痛、回应民生急需的“干货”却没几条。这些“没有灵魂”的讲话,如同一堵无形的墙,影响了干群关系,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心中没有装着群众。

“为民立言,唯真为美。”说真话、办实事,关键是与群众打成一片。多到田间地头、沉到生产一线,了解真实情况,听听群众有什么要求,看看企业有什么困难,拿出推进工作的真招实策,才能讲出“不怕过饭点”“一遍听不够”的话。比如,复学复课后,各项防控措施如何做到万无一失,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扩内需,一些地方发放的消费券,如何领得到、花得出,让群众使用更便利、更实惠?全球疫情蔓延,出口型企业物流受阻,产能上不来,该如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这些问题,如果习惯套用“万能句式”,老百姓的关切得不到回应,企业难题得不到纾解,即便讲得再多,也是白费功夫。

为文“接地气”,才会有底气;语言贴近群众,方能产生共鸣。领导干部要学会与不同群众打交道,言行一致、坦荡敞亮,善抓重点、以理服人,深入浅出地摆事实、讲道理,为用而讲、讲必有用,才能使听之者众,闻之者然,把话说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五)改文风要务求实效

鲁义

文贵务实。拟文件、作讲话,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取得实效。改文风,绝不是为改而改、为变而变,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推动落实、加快发展。

当前,有的地方、部门起草文件、讲话,洋洋洒洒、耗时耗力,东拼西凑,裁剪克隆出一堆不咸不淡、不痛不痒的文件,看之无物,嚼之无味,用之无效。这些“正确的废话”“复制的措施”,写了等于没写,说了等于白说,毫无生命力可言,其归宿只能是“藏之名山”“束之高阁”。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重形式轻质量、重过程轻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