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无关理想:增程混动火不了(2)

日产 Note e-POWER 压根没有充电接口,完全放弃了外接充电桩的可能,只靠增程器(发动机)烧油来供电。相应的,日产仅为其配备了一块 1.47kWh 锂电池组,也就基本放弃了纯电行驶里程,最多只在起步和拥堵状态下短暂纯电行驶。这有点像丰田混合动力(双擎)朝着电力一侧倾斜到极致的结果。

如果你对这个 1.47kWh 没有概念的话:理想 ONE 电池容量是 40.5kWh,特斯拉 Model 3 是 75kWh(长续航版),插电混动汽车一般是 10kWh 出头(纯电里程约 50km)。苹果 16 寸 Macbook Pro 的电池有 100Wh,即日产 Note e-POWER 的电池容量,仅相当于 15 台笔记本电脑叠在一起。事实上,它们仅占用了 Note 前排座位下方的那点空间。

小电池的好处,除了体积小好布置,另一个是重量轻。纯燃油版日产 Note 车重 1030~1090kg,Note e-POWER 的整备质量只多了约 100kg(1190kg),这个重量增幅比很多插电混动车都要小。重量轻附带的好处是动力需求低。再加上 Note 本身是一辆家用小车(竞品是飞度),对动力追求不高,Note e-POWER 的电机功率 80kW 已经足够了。

电机功率不过 80kW,而 1.2L 增程器最大功率有 58kW。这样的比例,意味着 Note e-POWER 在多数情况下,都无需动用电池电量即可满足电机所需的功率(当然你也可以反过来想,正是电池小,所以增程器功率必须相对大)。对于这样一辆城市小车,日常用车工况下的功率需求是很低的,日产为 Note e-POWER 匹配的这套动力系统,很容易让 1.2L 增程器长期运转在高效工况区间。所以哪怕它电池很小,增程器需长期保持运转,良好而恰当的匹配,也能使其获得实实在在的节油效果。

所以你可以这样理解日产 Note e-POWER 的使用模型:一块很小的电池,只用在拥堵起步,以及频率很低的大油门加速(光增程器功率不够电机用的)。1.2L 增程器的高效区间,正好落在日常行车最常用的低功率范围内,真正做到“多数时候”都在高效率区间运转。这套系统增加的重量有限,从而让增程式的节油能力真正起效。

e-POWER 版的 Note,综合油耗只有燃油版 Note 的 2/3~3/4,动力表现还要稍好一点。成本方面,燃油版 Note S 日本售价约合人民币 9.5 万元,e-POWER 版 Note S 约合 12.7 万元。

代价嘛,则是 Note e-POWER 基本没有纯电里程,只不过在日本这算不上什么“代价”。所以于情于理,Note e-POWER 都应该被视为一辆燃油车,最多算是油电混动,连插电混动都算不上,可以说非常远离“大趋势”。如果假象把 e-POWER 照搬到国内,就引出了另一个隐形代价:放到如今国内大势下,“日产式”增程很难吸引到关注。省点油而已嘛,既拿不到补贴,也讲不出故事,资本不会感兴趣,只适合成熟车企(而不适合新创企业)。

增程不该承受之重

理想 ONE 呢?一块 40kWh 电池组奠定了一切的基础:它的动力储备更多来自于电池,而不是燃油增程器,与日产的思路正好相反。

理想使用的 1.2T 增程器最大功率 96kW,而电机总功率有足足 240kW;理想 ONE 本就是一辆 5 米长的大型 SUV,再背上一块大电池后重达 2.3 吨;同时理想还背负着“新造车”的身份,动力表现不能太平庸(最终 0-100km/h 6.5s)。这一切,让理想 ONE 的动力需求要比日产 Note 高得多,而增程器能负担的比例又小得多,所以只能更为依赖电力部分。

对于任何形式的混动车,越是依赖电力,对于电池电量高低就越敏感。

一旦理想 ONE 的电池用到下限(依驾驶模式不同而不同),要推动重达 2.3 吨的车身(大型 SUV+大电池的结果),1.2T 增程器要经常以较高功率运转满足行驶需要,这样就必须经常离开高效运转区间;而即便如此,这个增程器的“高功率”,相对于整车重量来说其实只能算“低功率”。结果就是一旦电量低至下限,动力损失能耗上涨,两头都顾不上。同时还会因为增程器高负荷运转,而导致 NVH 表现变差。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