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汽车芯片市场的开年之战(4)
时间:2020-05-13 07: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不过需要指明的是,目前量产车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还是L2,各家用的还是传统芯片巨头企业的产品,而英伟达的产品多针对L4级自动驾驶技术,目前还都是各大自动驾驶公司在尝试性使用。 英特尔是车机芯片与自动驾驶芯片一起发力。 车机芯片领域,特斯拉MCU2(第二代车机电脑)就采用英特尔Atom凌动A3950处理器,带动了特斯拉车上的一块1080P级别的屏幕,显示清晰度高,同时运行也较为流畅。 自动驾驶领域,英特尔主要通过收购的ADAS小巨头Mobileye推动。 2017年,英特尔砸下153亿美元巨资收购传统汽车芯片厂商Mobileye,并借助Mobileye的优势发展自动驾驶芯片业务。 被英特尔收购之后,Mobileye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风生水起,特斯拉、宝马、大众汽车、奥迪、日产、凯迪拉克都曾使用Mobileye的自动驾驶芯片。根据英特尔发布的数据,Mobileye的芯片已经为25家车企的300款车型提供了EyeQ系列芯片,2019年的收益达到8.79亿美元(约合61.5亿元人民币)。 据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介绍,截至2019年底,Mobileye旗下产品EyeQ系列芯片的累计出货量已达到5400多万,被搭载在全球超过5000万辆的汽车上面。此外据了解,2019年全年,从L0到L2+,Mobileye共有1750万的芯片出货量。 另一家芯片企业地平线近两年也进入了汽车芯片市场,并开发出Journey 征程芯片和MATRIX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今年,长安UNI-T就是搭载了地平线征程二代芯片,算力达到4TOPS,也加快了自研芯片的量产装车之路。 此前,地平线还给理想ONE提供了用于多音区识别的相关芯片,该公司也透露还有更多的量产装车计划。 四、老玩家仍具备市场优势 已经开启反击 年初以高通820A为代表,迎来了一波装车小高潮。同时老玩家们的芯片算力又明显落后,那么是否说明高通已经可以高枕无忧地在汽车市场攻城略地了呢? 答案远非如此。 即使年初出现了这波装车小高潮,但从涉及的车型数量,装车总量这些指标来说,新玩家的市场占有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更重要的是,从汽车的零部件构成看,车机芯片只是汽车芯片中的一环,高通目前仅仅是在车机芯片、通信芯片上略有起色。而老玩家们,则把持着所有市场。 ▲汽车芯片分类 例如,德州仪器目前正在量产的汽车芯片就有50款,涵盖车机芯片、网关和计算芯片以及ADAS功能的SoC。而恩智浦的产品线更加丰富,涵盖车机芯片、车内网络、媒体处理、电源管理、传感器等多个类别。 根据中心证券的一份报告,2016年汽车MCU微控制器的市场份中,仅恩智浦、英飞凌、瑞萨、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五个玩家,就已经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 ▲2016 年全球汽车 MCU 市场份额 就整个汽车半导体市场来说,新玩家碰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与此同时,虽然在汽车芯片“新三强”在计算性能上已经超过老玩家,但老玩家没有完全坐视不管,而是采取了必要的反击措施——在车机和自动驾驶领域推出芯片。 比如德州仪器的Jacinto 7就将在今年年底量产,CPU采用1.8GHz双核Cortex-A72,和高通820A的Kryo属于同代产品。在GPU部分,Jacinto 7采用PowerVR GE8430,GPU速度提升到了650MHz,单精度浮点运算能力达到了166.4GFLOPS。与上一代产品Jacinto 6相比,性能已经有了大幅提升。 不过,由于这款车机芯片还没有量产,和骁龙820A的性能优劣还有待实测。当这款芯片正式上市时,相信将直接打击部分骁龙820A的市场。 此外,汽车芯片“新三强”的芯片是不是真的技术过硬,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比如恩智浦全球CTO Lars Reger就曾告诉车东西,一款芯片想要上车,满足车规标准仅是其中的一步,后续还有140多项工作要做,因此把消费电子的芯片拿上车,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车东西主编晓寒(左)与恩智浦全球CTO Lars Reger(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