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荒山垃圾场今日万亩生态园(2)
时间:2020-05-07 19: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巴依卡工作时,身旁总有一群年轻人。他们或浇水或拔草,干着各种活。托合提·吐尔逊来自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伊什库力乡比格力村,他是2017年来到生态园工作的,因为工作认真努力,他每月有近4000元的收入。 托合提·吐尔逊说,家里只有9亩土地,四口人,在2013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我没有什么技术,只有外出打零工,收入很不稳定。有一天,村干部来到家里说,这里在招工,还给上‘五金’。我一想,这是个好事,就报名来这里工作了。除了每个月的收入,这里吃住全免费。现在我每个月可以给家里寄回1500元到1800元,可以给妹妹买学习生活用品,还存了3万多元的存款,准备成家用。”说到这,托合提·吐尔逊笑了。 生态园不仅招收了南疆的贫困家庭人员,博乐市的一些贫困户也受益于生态园的建设。 来自博乐市五镇青得里卓村的村民牛应芳,因病致贫。2018年来生态园做起了季节工,每月可以挣到2800元的工资。说起现在的生活,他笑着说:“现在有了固定的收入,工作也不是很累,虽然我们每年4月到11月只干8个月的活,但收入已经很不错了,我家已经在2018年脱贫了。” 在一旁的木龙巴特是博乐市小营盘镇查干洪夏尔村村民,2014年因土地少,收入来源少,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说:“要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稳定的工作。现在孩子已经当了大学生村干部,我的收入也很好,去年全家收入达到3万多元,再也不用为没有钱发愁了。” 巴依卡说:“万亩生态园需要工人日常管护,现在生态园就业人员达到47人。我们的用工以贫困人员为主,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员脱贫致富,让生态园成为脱贫攻坚的强力助手。” 曾经的建筑废弃物垃圾场,如今的城市“绿肺”,脱贫攻坚的强力助手,博乐市也由此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生态福利”。 (本报记者 王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