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南大众为何加速向"南"开?

兵败如山倒的上汽大众,最近太难了。

从乘联会2020年一季度数据来看,上汽大众不仅以13.7万辆的差距被一汽-大众远远甩在身后,还被吉利汽车吊打。

13.7万辆看似不多,但上汽大众整个一季度的销量才18.3万辆,这样一比较,就能看出一汽-大众的份量了。

回望2019年,南北大众仍彼此紧咬,虽然北大众最终拿下了销冠,但批发销量只比南大众多了4.4万辆,在突发疫情的作用下,两者却迅速拉开了距离,这是为什么?

很多人认为是因为那份在消费者中引起轩然大波的中保研碰撞测试报告,但仔细研究下来,其中原因并不是那么简单。

南大众加速衰落 一季度销量仅6万辆

乘联会近日披露了2020年3月乘用车批发销量的厂家排名,前几名的数据亮了。

3月,一汽-大众以11.28万辆继续稳坐冠军宝座,其次是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上汽大众。上汽大众只排在第四位,而且6万辆的批发销量只有兄弟企业的一半左右。

这不是上汽大众最惨的时候。

南大众为何加速向"南"开?

2月份,上汽大众只有1万辆的交易量,在一众厂商中落到了第七位,市场份额也只有4.5%。

再看看北大众,1-3月连续蝉联销冠宝座,市场表现稳稳当当。整个一季度,一汽-大众以近32万辆的累计销量一马当先,而上汽大众只排在第三位,销量只有18.3万辆,市占率降到了6.5%。

这些年来,南北大众的表现一直旗鼓相当,甚至上汽大众还因为针对国人用车习惯改良了一些性能,而更受到消费者欢迎。比如经常问鼎A型车销冠的朗逸,就出自南大众旗下,仅这一款车型一季度就为南大众贡献了三分之一的销量(63899辆)。

就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19年,南北大众的批发销量均突破200万辆,双方只有44412辆的微弱差距。

上半年,上汽大众还以5万辆的优势压了一汽-大众一头,市场份额比后者多出0.5个百分点。到了下半年,上汽大众开始漏气,连续5个月的销量都败给一汽-大众,就算12月凭借给力的促销优惠冲刺了一把,全年销量仍败于一汽-大众。

也就是说,南大众的困难,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凸显的。

斯柯达品牌掉链子 产品结构是硬伤

南大众之衰,为什么从去年下半年才开始体现?

南大众为何加速向"南"开?

市场大环境走弱不应该成为理由,因为,同样的低迷环境下,南大众的表现明显弱于北大众:北大众2019年全年销量增长0.5%,而南大众却下降3.1%,两者虽然都跑赢了大市,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一个朝气蓬勃,一个疲态毕露。

为什么会这样?

南大众为何加速向"南"开?

众所周知,一汽-大众在2018年之前是没有SUV产品的,到2018年,探歌、探岳两款SUV相继上市,而2019年是它们的第一个完整销售年,探歌销售了126859辆,探岳是179428辆,两款车总共给一汽-大众贡献了超过30万辆的销量。

另外,一汽-大众旗下的新品牌捷达也在去年下半年推出,凭借VS5和VA3两款车型,去年共卖出了43,000辆(四个月),数量虽小,但正好是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去年全年的销量差距。

从上述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一汽-大众正在不断补足自己的短板:SUV与更低端消费群体的布局。

而上汽大众却在啃老本。

2019年是上汽大众的产品小年,主推新车是Polo Plus、途昂X、途铠和朗逸纯电,都是换代改款车型或新能源汽车,上汽大众原有的品牌形象和产品结构并未改变。

一汽大众旗下有奥迪、大众、捷达三大品牌,产品实现高、中、低端全覆盖。而上汽大众目前有大众、斯柯达两大品牌,其中,大众主攻主流消费市场,斯柯达定位比大众品牌稍低一筹,但实际仍然相当接近,并没有像一汽大众的大众和捷达那样有着完全不同的市场定位。

过去一年,国内汽车市场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主流消费市场中只有高档车和SUV保持增长,这直接造成了品牌不够强势也没有增加主力SUV产品的斯柯达销量大跌了17.3%,由此拖累上汽大众整体销量表现不及预期,这让上汽大众如何不受伤?

硬伤短期内无法修补 2020年将更难

可以预见,2020年,上汽大众还将加速"难"行。

南大众为何加速向"南"开?

首先,品牌和产品结构的硬伤,短期内无法修补。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