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 汗水的味道——记录奋战在复工复产一线的劳动者(2)

  “轴类零件有‘五大三粗’火车轴、‘弱不禁风’薄壁轴……不同的轴有不同的加工特点。”徐宝军毫无保留地在线分享“干货”,吸引了各地的产业工人前来“围观”。

  疫情期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工匠们无法像过去一样行走各地,为技能人才授课培训。但是他们纷纷开启了视频授课,借助这些新手段新方式带队伍、提技能。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 汗水的味道——记录奋战在复工复产一线的劳动者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操作师罗昭强(左一)指导工人进行高速车辆调试实训系统操作训练(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 汗水的味道——记录奋战在复工复产一线的劳动者

  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焊接车间内,职工进行焊接作业(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今年跟过去一样忙,但又忙得不太一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操作师罗昭强不仅开了“网课”,还建立了微信群,日常指导对象从团队成员拓展到了各地的地铁公司、铁路局、轨道客车制造企业员工。

  在复工复产中,创新的不仅仅是培训方法。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浙江万赛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改工程师孙振仓和团队从1月开始,利用3个月时间,对汽车刹车片的生产设备进行了改造。

  传统汽车刹车片生产的打磨环节需要由人工完成,6个工人每天可以打磨1000片左右。“我们对生产设备进行了自主研发改造,现在1个工人一天可以打磨1500片刹车片。”孙振仓说。

  疫情阻挡不了经济复苏的加速。4月初,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李万君带领团队,如期完成了新材料转向架的焊接试制研发。虽然开工晚了10天,但试制的第一个转向架已经焊完,正在等待装配,又一项技术攻关达成。

  汗水里有创新的味道。疫情期间有多少意想不到的困难,就有更多创新办法解决困难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 汗水的味道——记录奋战在复工复产一线的劳动者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操作师罗昭强在车间内对一列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进行调试作业(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匠心,追求每一个复工产品的质量

  湖北,武汉。中建三局三公司正在进行光谷火车站西广场地下空间主体结构施工,来自恩施的杨汉在绑扎钢筋。烈日炎炎,汗水顺着他的安全帽流下来。

  为了达到图纸设计绑扎要求,杨汉的手指经常会被钢筋扎破、磨出血泡。“绑钢筋是门手艺活,钢筋的施工规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我绑扎的钢筋那是分毫不差。虽然疫情耽误了工期,质量标准绝对不会降。”杨汉说。

  山东,潍坊。潍柴动力铸锻车间的“冲天炉”里铁水奔腾。每隔一段时间,工人裴国强就要从约1500摄氏度的高温铁水里取出样品,检测碳、硅含量。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我们给发动机生产铸件,就得像对待心脏一样小心翼翼。”裴国强说,复工复产以来忙归忙,产品质量不能有一丁点马虎。

  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是劳动者在复工复产、加班加点中的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 汗水的味道——记录奋战在复工复产一线的劳动者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操作师罗昭强操作高速车辆调试实训系统(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 汗水的味道——记录奋战在复工复产一线的劳动者

  职工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焊接车间内进行生产作业(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压缩机一响黄金万两,压缩机一停效益全停。”在沈鼓集团透平公司转子车间,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长好熟练地将毛坯件吊放在机床上,打表、找正、量尺、对刀。

  马长好所在的车间生产压缩机的核心——转子,而他的工作则是加工转子的核心——叶轮。

  有人说马长好是“刀尖上的舞者”,因为叶轮就是在他控制的车刀下,一刀一刀切削出来的。每一个叶轮都需要精细加工,公差控制要求在0.015毫米以内,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尺寸偏差,一次“下刀”失误可能会导致整个工件报废。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