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决战之年·习近平赴陕西考察(四) “鼓劲““开方” !习近平陕西之行,这些理念一提再提
时间:2020-04-26 05:0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mute max volume
repeat
【编者按】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陕西商洛、安康、西安等地,深入自然保护区、贫困山区、社区、学校、企业等,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调研,看望慰问干部群众。 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五次亲赴一线考察调研。本次考察期间,总书记作出了哪些重要部署?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用这些关键词为您梳理。 ①曾六次批示指示 习近平陕西考察首站关注这个“根本大计” ②习近平考察陕西小镇背后有这些扶贫大战略 ③时隔五年再赴西安 读懂习近平的三个“关心” 生态保护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日下午,在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时的讲话 ●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21日上午,在老县镇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考察时的讲话 ● 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3日上午,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 要坚持不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黄河流域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23日上午,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脱贫攻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 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20日下午,前往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时的讲话 ●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20日下午,前往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时的讲话 ●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解决好贫困群众就业问题非常重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各种方法保障贫困群众就业。 21日上午,来到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时的讲话 ●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 21日上午,来到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时的讲话 ● 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 21日上午,来到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时的讲话 ● 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 23日上午,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 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近日,在陕西考察时的讲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