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疫情“二次冲击”全球供应链 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遭供需双向挤压(3)

一位国内某合资车企的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透露,公司CKD(Completely Knock Down)全散装件占比不多。一些较早进入国内市场的经典车型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经在90%以上,“尽管我们的进口零部件有一定存货,但采购部门也透露公司确实有进口零部件断供的风险。现在还处于跟踪评估阶段,如果评估下来有问题,会考虑在国内找供应商”。

对于断供的担忧,蔡荣华表示,虽然这段时间海外一些零部件的供应商受到疫情影响暂时停工,但根据行业协会组织的调研情况,目前国内企业进口零部件库存相对比较充裕。他表示,此前增加的一部分订单也正在运输途中,所以目前整车企业的生产还没有因为零部件受到影响。

“合资车企进口零部件库存一般在1~2周,但是其一级供应商以及上游每个环节都会有一定的库存储备,还会有运输库存。这就可以保证车企有1~2个月的安全库存。”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短期来说,进口零部件断供影响有限。

目前有车企已经开始着手执行解决方案。周德元说:“公司已经在提前建立进口零部件库存并寻找合适的替代资源等。我们期望尽早把这些潜在风险消除。”

图片来源:摄图网

零部件进口替代或加速

产业链条中各要素环环相扣、相互依存,而一旦某个环节发生偏差,便如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引发连环危机。在汽车产业链中,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报告,对于汽车供应链而言,欧美国家在芯片、技术平台、精密加工部件等领域优势明显,而日韩在光学仪器、集成电路等领域具备竞争比较优势;中国在车身内外饰件、冲压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气设备等具有优势。

据长城证券研报统计,我国进口的零部件主要集中在变速箱、车身零部件、其他零部件、离合器等,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将促进车企本土化采购,零部件进口替代或加速。

在4月2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刘长于表示,汽车供应链复杂庞大,种类成千上万,一个关键零部件缺乏都有可能使得整个生产停滞,海外疫情蔓延不可避免地对我国汽车贸易和供应链运转带来冲击。

他指出,中国正密切关注当前汽车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引导国内汽车企业加强海外供应商生产、供应监测,加大订货和库存,制定替代预案,合理安排生产;同时,保障汽车核心零部件、原材料,以及研发、生产、测试设备等进口通道顺畅。

“除了客户、供应商之间互相理解,政府部门也一直在协调,为企业排忧解难,支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针对一些普惠政策,我们公司的财务、总经办都在核对,去申请。”吴浩表示。

目前,为提振汽车消费,国家和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崔东树认为,或许将不会有专门针对零部件企业的扶持政策出台,“整车厂属于汽车产业链的龙头,一般而言,提振龙头企业就可以拉动整个产业链的复苏”。

特殊时期,作为公司的掌舵人,吴浩必须考虑得更细一些。闲下来时,他会思考企业内部工作流程改造、工艺调整。“工艺能不能减少?合格品(占比)能不能提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未来恢复的时候,成本就能降下来了。”吴浩说。

作为一家全球化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均胜电子一边等待着正常需求恢复,一边则在加紧生产防疫医疗物资。“目前,生产防疫物资是公司的重点工作。我们的整车客户已经转战生产医疗物资,一些客户很早就让我们来做供应商。”均胜电子相关负责人说。在向公司海外子公司有序发送自产医用口罩的同时,均胜电子还通过第三方机构向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出口其量产的医用口罩,以缓解当地防护物资紧缺的压力。跨界生产医疗物资,也成了当前不少国内外汽车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的一种选择。

图片来源:摄图网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