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汽车产销下滑近80%中汽协预计3月回暖
时间:2020-03-17 05: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2月受疫情冲击加剧,我国汽车产销量进一步下滑。3月12日,中汽协发布的2月份产销数据显示,2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8.5万辆和31万辆,环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23.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2020年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汽车行业的产销出现大幅下滑。生产端,企业因复工进度慢、零部件供应等问题导致产出水平低;消费端,产品消费停滞,市场需求收到严重抑制,对上半年的汽车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中汽协分析指出。而1月份受春节和疫情的双重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也分别同比下滑24.6%和18.0%。 不过,从2月10日开始,全国各地的车企加速复工复产,车市正在加快复苏。截至3月11日,中汽协调研统计的23家整车企业中,复工率达90.1%,整体复产率超40%,员工返岗率为77%。截至3月9日,中汽协调研统计的13家主要零部件企业集团中,有6家已全部复工,5家复工率超过80%。 而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汽车消费终端也正在恢复。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全国8251家4S店复工率为 82.8%,客流恢复率44.2%,销售效率37.5%,售后效率44.8%。中汽协预计,随着2月下旬企业逐步复工、复产,3月汽车产销将比2月会有明显增长。 2月车市已经见底 中汽协数据显示,国内乘用车和商用车2月销量分别同比下滑81.7%和67.1%;1-2月累计销量分别同比下滑43.6%和33.2%。此外,中国品牌乘用车2月销量下滑77.6%,1-2月下降47%。新能源汽车2月销量下降75.2%,1-2月下降59.5%。而汽车出口受疫情影响较小,2月出口量仅下降22%,1-2月下降19.4%。 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在2月份“意外”走高。中汽协数据显示,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虽然同比大幅下滑 77.6%,但市场份额为52.6%,同比提高了9.7个百分点,出现了近28个月以来的最高值。不过,由于疫情特殊情况,业内认为2月份的市场份额变化参考意义并不大。从1-2月的情况来看,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为39.4%,仍同比下降了2.5个百分点。同期市场份额下滑的还有美系、韩系和法系车,而德系和日系车份额则同比提升。 从车企层面来看,1-2月份汽车集团的集中度有所提升。中汽协数据显示,1-2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04万辆,同比下降40.6%,占汽车销售总量的91.2%,集中度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而从乘联会的厂商零售排行榜来看,2月排名前三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吉利汽车,1-2月累计排名前三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竞争依然激烈。 在销量前15名的车企中,降幅在50-70%的车企仅有3家,其余12家车企2月同比降幅否超过了70%。其中上汽通用、东风日产、上汽通用五菱、广汽本田、长城汽车当月降幅超过了80%,而长城汽车降幅最大,达到了89.9%。而总部位于武汉的东风本田没能出现在榜单。 不过,从1-2累计销量来看,部分车企受到的冲击并不是很大。其中北京奔驰1-2月累计销量78844辆,同比减少11.5%,降幅最小。而在销售前十五中,1-2月累计销量降幅低于20%的还有东风本田和广汽丰田,这两者的降幅分别是19.5%和18.5%。 从1-2月累计销量来看,此前一直稳居前十的长城汽车排名跌至第15名,前2个月销量为69315台,同比下滑55.1%,跌幅仅次于上汽通用五菱。而吉利汽车则依然居于前五榜单之中,位列第四位,前两个月销量为128159辆,累计销量降幅44.3%。 而从具体车型来看,一些小众车销量在2月甚至同比上升的,比如威霆2月销量460辆,同比提升2.7%。而福瑞达M50销量391辆,同比提升23.3%。从1-2月的累计销量来看,一些车型因为1月表现较好也出现了上升,比如传祺GS4累计销量比去年提升了58.2%,途岳同比略微下滑0.7%,奔驰GLC同比提升9.9%等等。 为何这些产品会出现逆势增长?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有一些车型是小众车,一个月销量仅几百台,销量稍微增加增幅就比较大。其次,一些车型去年基数较低,在经过一年后,在今年1月表现较好,拉高了平均销量值。比如探岳,其在2018年10月22日上市,2019年1月正是其爬坡期。从这个层面来讲,整个车市暂时没有真正意义上“逆势增长”的车型。 车市加速复产回暖 接下里的车市走势会如何?目前,大部分车企都持谨慎态度。“一季度,甚至直至四、五月份前,大家还是要以谨慎安排为主,在复产的同时防疫非常重要;供应链,(它)可能也没完全恢复;市场的消费能力不能完全恢复正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的陈昊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