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奔驰,风华正茂
时间:2020-01-19 11:3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中国是奔驰的第二故乡”——这样的表述,已退休的奔驰前CEO蔡澈说过,任职北京奔驰CEO八年的倪恺说过,现任奔驰CEO的康林松也说过,梅赛德斯-奔驰的老外高管们毫不吝啬表达自己对中国的认同和亲切的态度。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杨铭(Jan Madeja)同样是一位“中国迷”,日前的北京梅赛德斯-奔驰年会上,杨铭公布了两个数字,截至2019年,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累计在华客户已超400万,他们的平均年龄仅为35.8岁。
车主基数庞大,且平均年龄层处在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阶段,这对于奔驰无论如何都是宝贵的财富。还记得在2017年,当时奔驰公布的中国客户平均年龄是37岁,可以说,奔驰在中国真的是“越活越年轻”。 事实上,梅赛德斯-奔驰敢于称中国为“第二故乡”,底气不仅来自于销量份额,更重要的是对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时代脉搏的把握。 深度学习中国文化,将奔驰品牌和产品深度融合进中国文化的内涵、外延和周延,是奔驰自2012年在中国合资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奔驰产品不再单一地依托三叉星徽的品牌魅力,而是开始展现不同细分车型独特的产品风格。将每一款产品做出特色,并确保奔驰品牌所特有的高端豪华感贯穿产品、体验、服务的各个环节,这让奔驰更精准高效地找到了目标消费者。
无论市场高低起伏,梅赛德斯-奔驰都和中国产生深度交集,并保持销量节节攀升,2013年销量不足23万辆,2018年销量超过67万辆,六年间销量增长了三倍。2019年,梅赛德斯-奔驰在华共交付702,088台梅赛德斯-奔驰及smart新车,同比增长4%,中国继续保持梅赛德斯-奔驰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地位,为全球销量贡献近三分之一份额。 去年,梅赛德斯-奔驰引入15款全新及改款车型,其中多款为SUV产品,覆盖从新生代到大型豪华SUV、从传统燃油车型到纯电动车型。截至2019年底,于北京奔驰进行国产的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已达8款,国产车家族已为中国市场带来了约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
奔驰对中国市场潮流的敏锐嗅觉在产品层面上可见一斑,比如在国内汽车电动化大潮之下,EQC纯电SUV登场,开启了“从此,电动+豪华”的出行新格局;首款国产梅赛德斯-AMG车型——全新AMG A 35 L 4MATIC上市,降低了中国越来越多热爱性能座驾的客户的准入门槛,为他们打开“非凡驾驭”的大门;全新GLB SUV是奔驰在2019年揭晓的最后一个惊喜,也是奔驰洞悉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得意之作,为中国客户带来“就是这么大才大用”的丰富出行选择。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奔驰在中国越来越年轻,精准迎合当地的消费需求,针对细分市场推出创新产品,而市场的潮流风向,总是由年轻一代引领的,奔驰,恰好与TA们同行。 去年梅赛德斯-奔驰在服务方面也更加有中国味,最值得一提的是与经销商合作伙伴共同推出《服务公约》,以公开、透明,尊重客户知情权、选择权为基本原则,率先实行一系列坚决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具体措施,树立全新服务标准,在践行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表率。从新车质量保障政策以及线上线下的服务项目来看,奔驰的服务体验与国内真实用车场景更加贴近了,比如全球首个保修到期前检测项目,轮胎一键焕新服务,经销商店设立行业首创的“客户权益官”职务等等,一一体现了奔驰对中国客户的重视。
同样的,在公益文创上,梅赛德斯-奔驰紧密关注国家大政方针,与中国文化进行深度融合。2019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梅赛德斯-奔驰凭借多领域、多维度助力脱贫攻坚的不懈努力,以及“巾帼梦”等创新项目,连续第二年获评国务院扶贫办《企业扶贫蓝皮书》优秀案例,并入选扶贫办《2018中国企业精准扶贫50佳案例》。 (责任编辑:admin) |



